台企業大舉西進之餘 全球佈局腳步不曾停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宏奇台北二十六日電)中國大陸低廉的人工、土地成本及龐大市場商機,吸引台商近年來前仆後繼前往投資,但是考量法令變動頻繁、原料成本攀升及人民幣升值等變數,包括東元、華碩及士電等公司也同時進行全球佈局,以分散經營風險。

東元電機董事長黃茂雄指出,在微利時代,擁有廉價的人工及土地的中國大陸,是最適當的生產基地,由於東元長年以來累積不少商譽,台灣本地市場將以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為策略,生產線則逐漸外移,未來將會強調「Made by Taiwan」,而非「Made in Taiwan」。

黃茂雄強調,東元在全球16個國家設有經銷或生產據點,同時東元也與歐美或日本家電大廠洽談策略聯盟,未來希望藉由交換產品、共同經營市場,甚至交換持股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場,而不是僅限於中國市場,像其他台商一窩蜂西進。

主機板大廠華碩電腦 5年前才赴中國投資設廠,目前生產重心已幾乎移往蘇州廠,由於近年來接單大幅成長,不但成為當地創匯的第一名,當初申請的54公頃土地也已經用完,為因應產能要求,另外在上海浦東設立南匯廠,規模將是蘇州廠的兩倍大。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表示,為因應全球運籌趨勢,華碩幾年前同時在墨西哥、捷克租用廠房從事生產,以因應客戶交貨需求。他譬喻說,華碩的大陸生產基地是航空母艦,而墨西哥、捷克廠有如雙翼,將可充份且快速提供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

重電及汽車用電裝品生產大廠士林電機,近幾年來積極前往中國投資設廠,考量的主要原因是就近供應客戶,或是日本大股東三菱電機要求合資設立,不全然是生產成本因素。隨中國廠轉投資效益陸續顯現,士電海外廠回饋母公司的獲利明顯增加。

除中國大陸以外,士電早在幾年前就赴越南投資設廠,爭取當地的機車電裝品市場商機。士電表示,越南每年機車需求量可達200萬輛,約為台灣市場3倍,士電除了既有的合作夥伴三陽外,今年更新增間接交貨給Honda的日本三葉,由於Honda越南機車廠對外出貨到歐洲、東協等,均有 5成左右的占有率,對於士電未來立足全球機車電裝品市場將大有助益。

相關新聞
用高科技假裝工作 富國銀行解僱十餘名員工
美國超越中國成東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 PPI連續20月緊縮
金價持續走強 黃金增產卻日益艱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