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呂秀蓮:國民黨從反共變公然親共 價值錯亂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一日電)台灣副總統呂秀蓮今天表示,過去統治台灣、以反共為基礎的舊國民黨政權,這一代的領導人竟無視於七百多顆飛彈對準台灣及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率團到大陸「如此親熱演出」,從反共變成「公然親共」,這中間錯亂的就是價值。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今天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公義‧幸福‧人權」系列研討會,呂秀蓮應邀出席首場座談會「全球化與幸福人權」時,批評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率團訪中。

呂秀蓮說,國民黨當初因為反共起家,有什麼理由和兩千三百萬人民解釋,一旦淪為在野黨後,可以無視於過去做為鞏固政權的法理基礎,跑去「公然親共」。

她表示,過去在反共下,有多少國家預算是以反共為名,耗費在龐大的反共國防經費。在飛彈對準台灣、反分裂法之下,過去一路反共的政權、耗盡多少納稅人血汗錢,如今如何交代過去五十五年統治是合法正當。

呂秀蓮指出,台灣的處境絕無僅有,在共產黨無情且兇猛的威脅下,國民黨時代有哪一個人敢和中共來往,因為民進黨和很多民主人士犧牲自由換來的民主,「讓今天他們可以公然容共親共而無罪」。

呂秀蓮說,兩三百年前台灣的祖先從中國大陸來,現在有一群人要到中國去,兩岸產生非常大的變化。台灣和中國的關係,是離心力和向心力互相激盪、牽引,過去是離心大於向心,現在開始有一股向心力,但並非全面向心,不然不會有百萬人上街頭。

她表示,北京通過反分裂法後,舊的兩岸關係走入歷史,新的兩岸關係成為此岸和彼岸關係:不願意到大陸、不看好大陸和認同台灣的此岸的人,和認同大陸願意到大陸投資、在那裡有利可圖的彼岸的人,如何調和的問題。

對於兩岸交流,呂秀蓮強調必須顧及公平和正義,是在彼岸的人的利益重要,還是此岸兩千三百萬人民共同的利益、安全、榮辱重要。站在人權立場,每個人有旅行、居住自由,包括台商到大陸投資,但人權有大、小,有個體、集體,個人的少數投資可以,但不要傷及兩千三百萬人的人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