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時社論籲中共勿用民族主義作政治工具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十九日專電)華盛頓時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日本掩飾戰爭罪行固應譴責,但是中國也不應容許反日抗議群眾以暴力對待日本使領館、商店及日本人,這種動用民族主義作為地緣政治工具的作法,只會引起嚴重的外交和經濟後果,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社論表示,社會脫序在中國是罕見的,因為政府總會動用武力予以壓制。但是過去連續三個星期以來,中國當局允許反日示威者上街頭砸北京和上海的日本使領館和日本商家,這些抗議活動是天安門事件以來持續最久的,而這並不意外。中國一向願意為達到它強權政治的目的而不顧東亞的安全。現在這些抗議活動顯示,看起來中國也願意為了向日本表達立場而不顧自己的經濟繁榮。

  華盛頓時報指出,這些暴力活動的主要理由是:日本一本教科書否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罪行;其次則是,不滿日本爭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席次;和在有爭議的領海鑽探油氣。但是,這些都不是新鮮事,日本淡化戰爭罪行已有數十年之久,安理會席次和領海爭議也都是舊事。新鮮的地方在於,中國在測試用民族主義熱情作為地緣政治工具的力道,結果就是過去三個星期的混亂。

  社論表示,一位中國分析家告訴亞洲自由電台說:「中國民族主義問題已經成為國家所支持、贊同、用來讓人民參與國家事務的方式」。他說得沒錯。反日抗議者是白領勞工,而不是普羅革命份子,他們是在北京同意下走上街頭。中國統治者把他們拿來當作閃躲人民政治參與的要求的工具。中國政府選擇性的同意他們去抗議,因為政府認為這樣是有利的。

  社論表示,這種策略造成的後果是,中、日關係危險的倒退,而且對區域經濟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東京股市日經指數重挫百分之三點八,是過去十一個月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受創最大的是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產業,包括造船、鋼鐵和旅遊業。航空業者全日空公司表示,大量的旅客取消飛往中國的訂位。如果中國憤怒的群眾在等待他們,日本觀光客和商人比較不想去中國,這是不難理解的事。

  華盛頓時報指出,中國對日本的教科書否認戰爭罪行感到憤怒,這是有道理的,但政府支持的群眾暴動,就算是在落後國家都是很差的反應方式,更何況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日本想要擺脫歷史錯誤的責任,這固然應予譴責,但不應該攻擊日本的設施和公民。

  社論表示,如果反日抗議活動是中國讓人民宣洩政治精力的新手段,那麼對大家都只會有負面的結果。週日有報導指出,中國當局在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到訪前已開始壓制抗議活動,這樣做太遲,也太少。確保外國訪賓的安全只是外交關係上最基本的要求。先別提中國想要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如果中國想要避免跟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大國發生衝突,就需避免類似過去三個星期以來這種反日暴動。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用這種方式對待鄰邦,還期望不會遭到嚴重的外交和經濟後果。

相關新聞
中國養老金缺口2.5萬億 入市時間未定
華時:中國解密技術突破令美資訊安全界擔心
後董建華時代 港人爭取特首直選
泛民主派談沒有老董的日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