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號公報及中國需求不振 法人對水泥股觀望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二十二日電)水泥產業儘管進入第二季傳統次旺季,惟35號公報陰影加上中國持續宏觀調控,尤其上海地區房價持續進行政策性降溫,需求不振導致中國水泥價格弱勢,雖然整體產業在大型水泥廠整併購併下朝良性發展,但恐將對廠商獲利造成衝擊,法人對族群抱持觀望態度。

台灣第一季水泥銷售量為 491萬噸,年增率為4.8%;其中內銷量315萬噸,較去年小幅下滑;外銷量176萬噸,年增率達 15.9%,外銷成長主因美國營建景氣榮景,水泥需求量大增。

由於第一季台灣水泥價格緩步上揚,目前牌價每公噸2275元,但廠商售價約介於每公噸 2000-2100元,加上外銷水泥價格持續走揚,因此第一季各水泥廠商毛利率走高,法人預估台泥 (1101))首季毛利率11.6%,年增率達7.6%,亞泥 (1102)毛利率20%,年增率17.6%。

由於中國持續宏觀調控,尤其上海地區房價進行政策性降溫,需求不振導致中國水泥價格續呈弱勢,雖然整體趨勢在大型水泥廠整併購併下產業朝良性發展,但恐將對廠商獲利造成衝擊。

至於35號公報對水泥族群影響,法人指出,台泥及亞泥歷史悠久,轉投資比重高,35號公報中資產減損可能會造成一定負面衝擊;此外,第二季雖為台灣水泥銷售全年次旺季,惟就歷史經驗,股價不易有大幅表現,因此對水泥業短中長期投資建議仍為觀望。



相關新聞
外資連12賣 台股雪上加霜
金融政策監理分家需以中壽案為鑑
光碟片景氣脫離谷底 惟35號公報ECB仍為隱憂
投顧:量能未回溫 台股持續壓縮震盪整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