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雅樂

千年古樂的魅力—— 南管音樂

(一)古韻清音

南管音樂常被形容為千年古老音樂。據說台灣首屈一指的南管樂團因常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到了歐美等地可能因為海報上的標題寫的就是「千年古樂」,不但吸引了人潮、往往票房極佳、造成了轟動。也正因為南管音樂在歐美等地有如此好的成績,在台灣原本已經門可羅雀的音樂,又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前些年開始在總統府音樂會上有南管音樂的演出。為何南管音樂會受到外國人士的喜愛呢?竟然從國外紅回台灣,它到底有何魅力呢?

南管樂原來發源於南方,因流行福建閩南一帶,所以被稱為「南樂」或「南音」,有時也叫「絃管」。隨著早期的閩人播遷來台也將典雅古樸的南音音樂給帶過來了,後來為了區別在台灣另一盛行音樂 「北管」,就把它稱其為 「南管」了。

南管樂在演出時,一般都可以看到「御前清客」的字樣的彩牌和涼傘的佈景。這還是有典故的,在清康熙52年(1713),為了慶祝皇帝60大壽,來自各地的音樂家、戲曲家、舞蹈家等要來給皇帝慶祝慶祝。皇帝問宰相李光地說:「你是南方人,可有什麼好的音樂能讓朕欣賞嗎? 」李光地就選了五位音樂能手吳志、陳寧、博廷、洪松、李儀讓他們在御花園為皇上演奏。皇帝聽完他們的演奏,龍心大悅,特別想為他們加官封祿,但五人同時表示婉拒,皇帝對他們五人的清高品德更加欣賞。他們好幾天都留在皇宮,只要皇上想聽曲時,他們就為皇上演奏。有一天皇帝聽他們演了一首從未聽過的曲子,就問他們這首曲子的曲名,5人回答說《歸巢》,皇帝心裡知道是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鄉了,不忍心再留,就封他們為 「御前清客」並且賜了御涼傘、金絲宮燈等。衣錦榮歸。後來人們稱這五人為 「五少芳賢」或 「五少先生」,在當時可是一大盛傳。

南管音樂在台灣近代造成沒落的原因除了「曲高和寡」之外,還有一點是現代很多學西洋樂的人已經習慣平均律音階,所以聽起南管音樂可能覺得音不準。其實是律不同的緣故,如使用平均律音階來演奏南管音樂,南管音樂的韻味就沒了。據說大陸的南管音樂現在有改良的作法,不但嘗試平均律在演奏、甚至在樂器上為了像民族樂器一樣、能有更佳的擴音效果把二絃的絲絃改為鋼絃等等,這豈不是把傳統音樂給變異了嗎?它還能稱為傳統音樂嗎?這樣的作法另人感到憂心。

南管音樂的樂曲內容包含了歷朝的詩、詞、戲曲、民歌等等,富有悠久歷史地位的價值。於1982年曾在台灣鹿港舉行國際南管會議,各位參與的專家學者認為: 「南管樂曲含有唐宋樂曲成份,南管中的宋元南戲面目宛然猶存。南管的語言旋律與音樂旋律融合無間,甚至參加會議的美國學者福文納斯讚不絕口。南管至今保存了獨有的指套曲,器樂譜以及散曲。」就是因為南管音樂保存著古老的詩詞曲調和樂器,被學者認為它是目前最完整的古老音樂了。應該好好延續這傳統的精緻文化,把這古老的藝術、音韻悠雅的清音讓更多人來認識和欣賞。@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