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國大修憲 橘營標舉反對立場力保生存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三日電)台灣任務型國大代表選舉在即。一反立法院通過修憲建議,親民黨反對公民複決入憲;主張中選區兩票制;主張國會席次應減少到一百五十至一百七十五席即可,反對國會減半提案。思考主軸在於避免公投入憲疑慮引發兩岸關係變數,也避免選制大規模變遷,封殺中小型政黨生存空間。

橘營修憲立場急轉彎,不但要面對部分黨籍立委質疑,也必需面臨民眾的考驗;親民黨團雖史無前例地召開公開會議,供媒體檢驗內部辯論過程,逐步化解民意壓力。只是親民黨反對修憲的各項訴求能否奏效,是否能落實在選票上,目前仍難下定論。

早在立法院去年表決修憲提案的時刻,親民黨經內部討論,以及聽取學者建議後,就對相關提案持反對態度;但因輿論壓力,以及朝野競相通過國會減半等提案的政治情勢,最後不得不忍痛投下贊成票。

當時橘營質疑焦點在於單一選區兩票制配合國會減半主張,將導致立法院各委員會易受到少數人挾持,同時將助長兩黨制體制迅速確立,導致選風可能進一步敗壞,使國會迅速地方議會化。

此外,由於近來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讓兩岸關係產生新的變數,許多黨籍立委都反映,公投入憲的相關憲政設計,將導致兩岸關係中產生新的負面因素,也違背扁宋會十點結論,要求黨中央必需在這項修憲提案上嚴格把關。

親民黨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就說,公投入憲就是廢除任務型國代,形同「實質修憲」;中華民國五權憲法架構遭破壞。極可能遭部分野心人士不當利用,成為未來更改領土、主權等改變現狀的引信,進而觸動敏感的兩岸問題,甚至引發台海危機。

至於「國會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等修憲建議,張顯耀也說,將出現﹁少數立委操控立院議事程序﹂、﹁選區重劃導致有利賄選﹂等流弊,徒增政局紛擾,更不能充分反映民意,因此親民黨將投下反對票,並主張國會席次適度減少,配合「中選區兩票制」,才是最適方案。

對於態度的轉變,親民黨內部當然有歧見,但經不斷磋商後,黨團決定向社會為當初草率通過修憲的決策道歉;可是在修憲立場上,除堅持反對公投入憲外,黨團幹事長李永萍也指出,基於國會改革案採日本式並立制已遭很多法政學者反對,並建議採德國式聯立制較為合理,親民黨認為應採納學者意見才決定反對。

在程序上,親民黨也主張,應設立國代選舉投票率門檻,並提高國代複決門檻,以求讓民意徹底落實,並使修憲得到多數民意基礎。日前親民黨立法院黨團已提案,擬修改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法,規定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若投票人數未達全國選舉人總數二分之一,該次選舉無效。

在單一選區兩票制與國會席次減半雙重壓力下,對小黨生存發展極度不利,親民黨與其他較小的政黨、政治團體,對修憲採保留態度其來有自;只是在近來投票率普遍偏低的政治冷漠氣氛下,小黨的訴求能否鼓動足夠民意支持,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