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掌控治吏策略:易地任職外省官掌人事權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日電)中國大陸各省級黨委明年即將換屆,省級黨委班子的屆中調整從去年底陸續展開,在上個月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前曾有一波高潮,最近又有連番調整。新一輪的「屆中人事調整」以副省、副部級人事為主,具有易地陞官、外省人執掌人事權,以及盡量用其業所長等鮮明特點,透露出胡溫在人事組織路線上的不同作法。

香港成報報導,這波人事案中比較引人注目的變動包括,雲南副省長邵琪偉調任國家旅遊總局局長(接替何光暐),水利部副部長陳雷調任新疆自治區副主席,河北省委常委兼政法委書記劉金國調任公安部副部長,山西省晉城市委書記張少農調任貴州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安徽省合肥市委書記車俊調任河北省委常委(料接任省政法委書記),貴州省委常委兼省國資委黨組書記段敦厚調任安徽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

北京消息人士分析,新一輪人事調整顯示胡溫組織路線的端倪。首先是地方官跨省交流,離土離鄉出省任職。陳雷也是首次離開水利系統,正所謂流水不腐,減少官員在當地陞官稱霸一方的弊端。

二是多位外省官員出任主管人事的組織部長,加上之前空降廣東和上海的胡澤君、王安順,也是主管當地的組織大權,表明今後組織部長不用本地人已成慣例,中央力圖打破用人上的小圈子作風。

三是重視官員的專業性,新職盡量考慮用人所長。調任公安部副部長的劉金國,原來曾任河北省公安廳副廳長﹔接替他的車俊也曾當過合肥公安局長﹔接任旅遊總局局長的邵琪偉,曾任雲南省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有涉外經驗﹔陳雷在水利系統則是灌排技術的專家,他的到任,料對新疆農業水利灌溉的發展有特殊貢獻。

四是年輕化依然是這輪官員執位的一大特點。獲新職者全部是上世紀五0年代出生者,最年輕者為車俊,生於一九五五年七月。

此外,這些官員中的多數人都是出身基層,如劉金國、車俊等是農民家庭出身,陳雷、張少農、邵琪偉等是知青工人出身,而且陳雷、張少農等都入過中央黨校深造。

相關新聞
中國每二十六人就要供養一名官員
傳董建華近日已向胡溫口頭請辭
沈默:「胡溫新政」的三板斧
上海幹部公開挑戰胡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