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親愛的 我把核融合變小了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報導】(據中廣新聞何宏儒台北報導)以往認知的「核融核反應」,不僅費用昂貴、而且裝置笨重!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發表一種「小型核融合裝置」:不僅體積只有「火柴盒大小」,而且製作原理非常簡單。未來很可能會在醫療、航太和安全偵測等方面,提供商業用途。(何宏儒報導)

「硼中子治療」腦部惡性腫瘤,是國內清華大學在核子醫療技術上的最新研發成果;但遷就「中子源」來自清華的原子爐,未來如果真正用在人體治療,理論上病人還是得親自走一趟清華才行。

不過現在情況有點改變了!清大原子科學系教授鍾堅表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小型核融合裝置」:以(內含「鋰」、「鉭」跟「氧」等結晶物質的)「焦電結晶物」為材質,經加溫製造出電場;一方面讓氫的同位素「氘」離子化,同時受電場影響,「氘離子」又會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百分之一、去撞擊另外一個「氘離子」而發生「氘氘核融合反應」。過程中由9伏特電池提供電力,就可以讓這個「火柴盒大小」的裝置,在6分鐘內釋出15000個「中子」!

由於「硼中子治療」平均每秒至少需要100萬個「中子」;未來改進材質後,讓上述裝置的電位差(電壓)放大,就可以瞬間釋出更多「中子」。那麼以後醫生只要帶著輕便的手提裝置,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這種治療。而在醫療之外,他表示:航太和安全偵測都是其他可行的商業用途。

相關新聞
加大洛城分校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製造核融合
瑞典研發高效便宜可充電鋅電池 彌補鋰電池缺點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馬斯克560億美元薪案獲批 股東解釋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