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進黨固守第一大黨 危機牌團結牌奏效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十四日電)任務型國代選舉結果揭曉,在在野黨訪中掀起的中國熱下,民進黨改變戰略,訴求「反親中」,加上最後的危機牌、團結牌奏效,固守第一大黨地位,有助於年底縣市長選舉氣勢。但面對泛藍出現整合趨勢與台聯的競爭,民進黨如何爭取中間票源、穩住本土選民,考驗才要開始。

任務型國大是台灣首次選黨不選人的選舉,先天上本來就比較無法吸引選民注意,且在選舉期間,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後訪中,中國熱更讓國代選舉幾乎無人聞問,選情冷颼颼,選舉投票結束,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

這次選舉攸關立法院去年通過的憲改工程能否落實,儘管選情冷清,但民進黨仍按照步驟打選戰,在黨主席蘇貞昌領軍下,黨中央挖空心思造勢,為吸引選民注意,初期以民眾最能接受的「廢國大和立委席次減半」爭取認同,但效果不彰。

在野黨訪中的中國熱,加上台灣團結聯盟質疑民進黨政府處理連宋訪中立場偏離台灣本土路線,民進黨不得不重新思考選戰主軸,以「公投不過關,中國最喜歡」等訴求,將選戰主軸拉回反親中的路線,固守本土票源。

從選舉結果看,民進黨改革形象獲肯定,先前公布民調的「危機牌」和陳水扁總統出招的「團結牌」策略也奏效,穩住第一大黨地位;台聯的得票率和去年立委選舉相較之下,並未增加。

不過,原本是第三大黨的親民黨,卻在這次選舉中落至第四名,和國民黨的差距擴大至六比一,民進黨內部認為,泛藍勢力有逐步整合在國民黨旗下的趨勢。

黨內人士評估,這次選舉民進黨雖然勝選,但如果不妥善處理,對民進黨來說,恐怕是「短多長空」,對國代選舉第二名的國民黨反而是「短空長多」。

黨內人士不諱言,民進黨在這次選舉,為穩固本土選票,無可避免的回到本土意識的戰場,但這對爭取中間票源可能是個利空,這樣的困境尤其不利於立委選舉,面對開拓中間票源和穩固本土路線的拉扯,民進黨如何面對,是一大課題。

尤其在這次選戰中,兩岸議題已淹沒修憲主軸,讓這場選舉失焦,民進黨是否必須重新釐清對兩岸政策定位,已引起黨內的討論,部分黨籍立委更大聲疾呼要求舉辦路線辯論,以免民進黨因定位不明,陷入「盟友不諒解,敵人不信任」的窘境。

民進黨在國代選舉獲勝,雖有助於重振去年年底立委選舉不如預期的氣勢,對於年底縣市長選舉有加分作用,但黨內人士也評估,泛藍逐漸整合及泛綠分庭抗禮的趨勢,必須提防周錫瑋重回國民黨效應發酵,和台聯的動向。

如何處理未來和台聯的關係,開拓新的選民,又能擴大執政基礎,讓核心基礎獲得彰顯;以及在確保台灣主體性和推動兩岸關係,取得平衡,是民進黨的課題。

整體評估,這次國代選舉藍綠得票仍不脫去年總統大選格局,在低投票率、泛綠選民投票意願較為強烈的情況下,民進黨固守第一大黨地位在黨中央預料之中,但面對未來政黨版圖重整,民進黨的考驗可能才剛開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