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親搞中國熱 自食惡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特稿

這次國代選舉罕見的低投票率,外界多歸因如投票天氣不佳、憲改曲高和寡以及政黨宣傳動員不足等,但若進一步檢視,上述理由未免倒果為因。倘若沒有前一波國親帶動的中國熱,模糊政治焦點,民眾何以寧願逛街看電影,也不願去投票?

昨晚選舉結果出爐後,各政黨也做出各種解讀,或將排名高低做為民眾對政黨支持度的判斷;然而,由於投票率過低,相關說法顯得基礎不夠,這並製造出更多推託說法,例如部分得票率不佳的政黨,便認為因北部天氣不佳,導致傳統支持者較不願去主動投票。

同樣地,對岸的中國也有空間解讀;縱然民進黨獲得最高票,但北京政府仍可說台灣社會有七成多的沈默大眾沒有表態;換言之,雖然未來憲改工程有其法定效力,但其政治正當性,將因投票率的偏低,而產生不必要的雜音,甚至隱藏不可忽視的危機。

憲改無論修憲或制憲,都是主權國家的範疇;因此,對中國來說,台灣任何憲改作為,都是觸動其民族主義神經而必須撻伐反對,這也是為什麼胡錦濤會選在五一四選前兩週,密集利誘連宋登陸,即為沖淡整個憲改的重要性。

當島內將焦點放在連宋訪中的過程,胡錦濤便可堂而皇之重申一中原則,過去舊調重彈可能沒新鮮感,但藉連宋跑龍套,中國等於再做一次免費且有效的宣傳,甚至還有政黨自甘為馬前卒,帶回一個比「一中各表」更糟糕的「兩岸一中」。

相較近幾年台灣重要選舉總是藍綠的高度對立,原本這次國代選舉可以打破政治藩籬,但因中國熱澆熄,使得國大選舉變得冷清,這與其歸咎於民眾投票的意願不高,各政黨何不先自我檢討?

國親這次選舉表現不佳,固然與全黨上下的中國熱有極大關係,但執政高層亦復如此,還一度希望「投石問路」搶搭西進列車,若非最後十天驚覺民調變動而趕緊回防,恐怕這次選舉結果,島內沒有任何政黨是贏家。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