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5 �個高中生 勇闖早稻田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因應全球化的人力競爭,愈來愈多的台灣高中生選擇到國外讀大學,及早接觸英語及體驗「國際人」,除了美、英等英語系國家,日本也吸引不少青年學子,台灣今年就有五名高中生獲得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學國際學院入學許可。

這五名台灣高中生中,中山女高的應屆畢業生就有三位,劉思妘、陳娟妏、陳聖媛預定9月赴日,而與三人同班的還有已在日本進修的王婕及武陵高中應屆畢業生梁任瑜。

其中就讀數理資優班的陳娟妏決定「捨美就日」,她同時甄試錄取了高醫大的職能治療系及美國普渡大學,不過陳娟妏已放棄了該兩所學校,決定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報到。

面對國際上愈來愈激烈的競爭,國內外許多知名大學早就成立以英語授課的課程,吸引外籍學生就讀,並期望藉由各國不同文化刺激和全英語授課方式培養國際人才,國內大學其實也爭相開設英語課程及招收外籍學生來台就學,包括政治大學、銘傳大學等都在數年前開設了類似的國際學院,現有外籍學生人數超過一百人。

在日本名列前茅的早稻田大學,是在去年正式開設四年制的國際學院,每年招收約一百名全球優秀外籍高中生就讀,包括韓國、中國、新加坡、歐美等各國,並提供優渥的獎學金,同時配合外籍學生的入學時程,校方還特別將日本習慣於2月的春季開學日程,改在每年9月開學。

為招募全球優秀高中生就讀,早稻田大學的代表在去年底鎖定國內十七所知名高中學校舉辦說明會,並以學生的英語能力、大學學測成績和視訊面談等方式,錄取這五人。

早稻田大學國際學院的課程,前兩年以英語授課,採大一、大二不分系,後兩年才以日語分成七大領域授課,而每名學生於大二升大三之間,還必須再做一年的交換學生,課程設計非常靈活實用。

不過,學費也不便宜,大一第一年的學費即達日幣一百五十多萬元,折合台幣約五十多萬元,還不包括生活費用,因此校方也提供許多獎學金,按學生的成績排名高低發放,至少可減免二十%至五十%的學費,另外還有多種獎學金可以申請。

她們…想看看世界有多大

記者申慧媛╱專訪

「因為想看看世界有多大!」「對日本一流學府早稻田大學很好奇!」「被早稻田的國際學院英語授課及靈活課程設計吸引!」「因為想告訴來自世界各國的同學,我們來自台灣,不是中國!」陳娟妏、劉思妘、陳聖媛等三人異口同聲地說出自己捨棄在國內升大學的理由;她們能夠取得早稻田大學國際學院的入學許可,最主要的關鍵還是她們出色的英語溝通與表達能力。

國小及國中原本就讀音樂資優班的陳聖媛,早在她考上中山女高即立定出國讀大學的志願,為了順利圓夢,她對英語苦下工夫,更積極參加學校的「學生大使團」,爭取機會接待外賓,並訓練自己以英語進行校內導覽。

陳聖媛說,一開始全部用英文進行導覽,真的很困難,但久了、練習多了,就慢慢熟練了,英語能力表達也大有進步,今年1月參加英語電腦托福測驗,她就拿到兩百四十分的高分。

陳聖媛覺得,未來想到國外發展,只會一種外語似乎不夠,因此兩年前她開始補習日語,最近通過第二級的日文檢定,已有中級的程度。

從小喜歡玩英文填字遊戲的陳娟妏,則是中山女高英語辯論社團的創社社長,她表示,透過一次次的英語辯論比賽,可以加速提升個人的英語能力,陳娟妏說,想要在英語比賽中獲勝,除了要精確掌握英語意思的表達,更要閱讀大量的原文書籍資料,自然而然練就個人雄厚英語實力。

至於從小就打定主意想留學歐美的劉思妘,一直對英語非常有信心,她不但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檢定,更在今年大學指定科目考試英語科中拿下全國第一高的九十八分(作文僅被扣兩分 )和十五級分滿分的成績,對於學習英語的竅門,劉思妘說,自己是靠著看外國電影或影集來學英語。

對於順利獲得早稻田大學錄取,三名同學都認為,除了要及早培養個人英語能力外,也必須很有耐心地填寫表格和收集資料、撰寫讀書計畫及個人自傳,不過三個人在口試過程中都分別被問到如何看待並解釋兩岸關係的敏感話題,入學後也可能會有許多人搞不清楚台灣,但三個小女孩對此一點都不緊張,反而是嘻嘻哈哈地說「我們都準備好了,我們一定會不厭其煩地跟別人解釋,我們來自台灣,台灣很自由、很民主,跟中國是不同的國家!」

新聞檔案╱日本早稻田 如同美國耶魯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特稿

如果要把早稻田大學在日本的地位,形容為美國的耶魯或哈佛大學,並不為過,具有一百廿三年歷史的早稻田大學,它成立的時間雖比私立慶應義塾大學稍晚,但兩所大學同處於日本私立大學的頂端,則無庸置疑。

早稻田大學的前身為東京專門學校,由研究西洋學問的日本思想家大隈重信於一八八二年創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目前大學部有十一個學系、大學院(研究所 )十七個研究科,學生超過五萬人,其中來自台灣、包括研究所的留學生大約有九十人。

早稻田大學為日本名門,與慶應義塾大學相提並論,日本人所稱的「早慶」即為這兩所大學的象徵,早稻田的畢業生在日本媒體、法界、產官學、藝術、體育界等可說人才輩出,「Kingmaker」方面也頗有成就,一九五六年的石橋湛三為早大出身的第一位首相,最近的小淵惠三首相、森喜朗首相都是早大的畢業生,其他如前東京都知事青島幸男、作家俵萬智,台灣現任亞協會長羅福全、前國策顧問金美齡均為早大校友。

現任早大總長(校長 )為六十五歲的工學博士白井克彥,白井雖出生於中國大連,但卻偏愛台灣,對台灣的立場有充分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早大曾在2003年6月頒贈名譽博士學位給已故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同一年的10月成立在日本高等學府之中的第一所台灣研究所(學術研究機構 ),與日本海內外研究機構合作,對台灣各種領域進行深層研究,同時提供定期性的「台灣講座」,提供正確認識台灣的學術管道,成為早大的特色。

日文 正當紅

〔記者許敏溶、郭怡君╱台北報導〕全民英檢熱潮持續發燒,日語能力檢定則如同鴨子划水般穩定成長,過去五年來共有近廿萬人報考各種日語能力檢定,其中「日本留學測驗(EJU )」近年來報考人數年成長率為十四%,去年報考人數達四萬兩千餘人,比前年成長近二十%!

根據「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日前發表的「台灣一千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四成五的企業希望求職新鮮人具備「中級英文能力」,更有高達五成九的企業希望求職者具備日文能力,從部分大學的日文系畢業生就業率高達百分之百,即可看出日文人才炙手可熱的程度。

東吳大學日文系系主任朱廣興教授指出,該系學生畢業時,常有好幾個工作機會可挑選,又以國內日商企業需求量最大,因為日商傾向聘請一個會日文的新鮮人來邊作邊學貿易,遠比找一個國貿系畢業卻不會日文的新鮮人更節省時間與成本。

要具備日語測驗一級檢定及格的實力,最好的辦法還是到日本去念語言學校,五年前到日本東京山野美容藝術短期大學研讀的郭怡如,在出國前只到補習班學過三個月的基礎日語,到日本念一年語言學校後,只考一次就拿到了日語一級檢定證書,不少在台灣念四年日語系的畢業生卻常得考好幾次才能通過。

自認英語很破、沒什麼特殊語言天分的郭怡如說,她在日本念日語時,同學幾乎都是韓國人,根本沒人可以跟她講國語,在聽說讀寫都一定要用日語的環境下,日語進步自然很快。

國內日語能力檢定由負責全民英檢的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主辦,其中「日本語能力測驗」規模最大、報考人數最多,「日本留學測驗」是有意前往日本留學的人必考的日語檢定考,「外語能力測驗」則是由語測中心自行研發,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外語能力檢定。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