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每個孩子都是人才〈第二章1〉教育的關鍵信念

每一個人都該有信念!

信念是什麼?一種對教育的信仰吧,比方說:你覺得快樂與分數,那個重要?閱讀的歷程與結果,那個更重要?愛心與第一名畢業,那個重要?

相信慈悲勝於一切的人,可以給人慈悲;相信快樂比讀好書重要的人,可以送孩子快樂。

有了信念,孩子才能學習如何做人,否則連人都做不成人,又如何出人頭地,這正是我的信念,這一章,我想花一點時間,把教育裡最美好的泉脈,挖深一點,讓它湧出汨汨不絕的甘泉。

千萬別以為觀念不重要,它才是教育之屋最重要的基礎,沒有了它,方法也變得不管用了。

一位媽媽這樣問我:「你在某一本書裡提到鼓勵,我覺得很好,但用了之後發現沒效咧?」

「你是怎麼做的?」

她舉個例,並且做出凶惡的表情說:「我已經鼓勵你了,還要怎麼樣?」

這便是關鍵,她把鼓勵一詞用得咬牙切齒,當然無效。

原來失效的不是方法,而是少了信念,以為方法是用來教出偉人的,不!如是如此,那麼就是騙術了。

同樣的,有位爸爸這麼說,他並不在乎成績,孩子為何還有壓力?

我回問他:「當孩子考不好時,你會怎麼說?」

他遲疑了一下:「考成這樣你不會覺得有失面子嗎?人家隔壁的小毛,至少也科科九十分呀。」

這也是關鍵,當你不相信行行有狀元,人生唯有讀書高時,孩子仍會活在分數的魔咒中。

我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父母教出愛讀書的孩子,可是愛讀書不等於會考試;如果父母只希望一個愛讀書的孩子,次次考試都第一名,那麼讀書這件事便很苦,愛讀書便成了一種罪。

我先前說過,教育的目的在教出一個人,最基本有兩個方向,一.教他生活,活得有品味;二.教他生命,懂得慈悲喜捨;我們是送釣竿的人,不能一味給魚,只會讀書只有分數成績,便是給魚,讀書之後會做學問,運用於生活之中則是釣魚者。《辭海》有言:「教誨培育。」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裡我想提提教養;教育與教養,本質上還是有所不同,教而育之,有些成就論的意味,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出人頭地;教養則是教而化之,加入了修養與內涵,把德育放了進來。教者不單只是教出有為青年而已,更該使之成為有德之人。

讀書一事,只是人生的前哨站,未來還長哩,學校是能力的準備,社會是嚴酷的驗証;實証的考驗,遠遠大於學校,那時候便不再靠成績、分數、學位,而是實力、能耐與個人修為了。

因為旅遊,我結識一位在旅行社幹活的朋友,據說他是該膂旅行社表現最傑出的人,高中畢業的他,非常專業,有熱忱,勤快,友善,活潑,我有很多旅程都由他來安排。他所依靠的,就不是學歷了。

定居荷蘭的朋友,有一天收到一張老闆留給他短箋,寫著:「放假了,好好休息。」

這下他有些擔心了,公司裡上上下下,不是碩士,就是博士,只有他是學士。

他趕忙問老闆:「還要回來嗎?」

「你學識淵博,做事勤快,效率又高,缺你不可,快放假吧。」

由於他很專業,大概不必怕了。

教育該教什麼?

我用心思考,而且把某些關鍵的詞彙,醍醐出來與你分享。@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