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長時間上網 引發網路戀情

【大紀元5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網路時代興起,對各行各業提供方便性,還包括想外遇的人﹔根據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日前舉辦「國際親侶研討會」中,學者提出,外遇的人一般都會出現十三項徵兆,其中「長時間上網」,赫然名列其中,網路電子郵件成為偷情的首要管道,學者建議民眾用心觀察,及早發現另一半異狀,挽回婚姻。

台灣情況其實跟香港相仿,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離婚率也高達四成,近年來台灣學界也提出不少類似警告,必須注意另一半長時間上網「在幹什麼」﹔交通部最新的統計,有高達二成的人,上網的主要目的是「聊天交友」,這個族群民眾上網後,幾乎都掛在網路BBS、聊天室、交友網站,以交朋友為樂,這種舉止如同為網路外遇埋下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引爆。

香港由於離婚率高達四成,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日前舉辦「國際親侶研討會」,邀請美國、中國和香港三地學者專家探討婚姻治療的經驗和研究結果,會中學者提出十三項外遇徵兆,包括「工作時間增長,經常晚間工作,不願回家」、「長時間上網」、「對性失去興趣」、「突然加入新的做愛招式」、「改變個人習慣,特別是外表」、「被問及去向或身處地點時表現憤怒或處處防備」、「刻意與伴侶保持距離」、「經常提及一些伴侶不熟悉的知識」、「不尋常的消費」、「經常致電同一電話號碼,電話費大增」、「被問及來電者的身份時,顯得處處防備」、「參與一些伴侶平日不會參與的活動,企圖將對方排除在其生活圈子外」、「情緒不穩定,時而高漲,時而低落」等。

發表研究的美國親侶關係專家派翠西亞.勞夫表示,她研究了超過一千對伴侶,結果發現,網路是婚外情的主要管道,其次才是辦公室。

勞夫指出,寂寞的人可以瀏覽網頁、與陌生人聊天、甚至找回舊同學、舊情人,電子郵件是最受歡迎的偷情工具,最初可能只是聊聊天、說句「你好嗎」,然後開始投訴自己的伴侶,感情慢慢累積,情況與沉迷賭博、購物無異。

網路戀情 散得快

〔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結婚強調登對,即使外遇也是一樣,但透過網路所展開的外遇故事,卻無奇不有,老少配、本國外國配,職業、收入變得不太重要,能不能在網站交談時,讓對方有「知音難覓」、「相見恨晚」感覺,才是網路戀情成功關鍵,這和網路上可以隱匿身份「培養感情」有絕對關係,但這類網路戀情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成功率並不高。

英國曾發生了一樁令人震驚的網路戀情,女主角是六十歲、有三個孫子的「阿媽」希薇拉,男主角是廿二歲的摩洛哥大學生歐迪,初學電腦的阿媽,在網站聊天室自稱是三十歲女醫生,和男網友歐迪愈聊愈投緣,兩人通了國際電話後,希薇拉向他坦言自己的年齡,但歐迪說「來不及,我已愛上妳了!」六十歲的阿媽最後與結婚卅八年的老公離婚,嫁給她的網路情人,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台灣則發生多起網路外遇後,婦人不顧一切,離家會情郎,或是男子拋妻棄子,和網路上認識的情人遠走高飛的情況﹔有一個女老師,在網路聊天室認識一名日本男子,兩人相談甚歡,女老師不僅因上網時間太久,影響上課而遭校方解聘,還和丈夫離婚,不顧家人勸說遠赴日本會情郎,但最後仍因文化差異而分手。

網路時代有一句名言:「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說明了在網路上遊走,身份隱密性高,這是網路特性,但一旦見面,發現「你竟然是一條狗」,不僅當初的夢想幻滅,甚至讓自己身處危險而不自知,對網路外遇抱持憧憬的民眾,可得三思。

〔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針對預防網路外遇的盛行,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秦夢群教授建議,最好的方法還是將家中網路線切斷,不接觸網路或減少上網時間,降低發生機率,不過補救婚姻還是得靠兩性面對面的溝通,他認為,會發生外遇,夫妻在相處上一定會有些不美滿之處,「少上網、多溝通、談感情」才是防範之道。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