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李紅光刊登廣告參政議政一事

標籤:

【大紀元5月29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申華採訪報導)深圳市民李紅光5月24號在《南方都市報》上自費刊登了一個廣告,希望和參加26號舉行的深圳人大和政協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取得聯繫,因為她有12項加強市政建設的建議,希望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其作為提案交兩會討論。李紅光原為深圳市政府的秘書,後來從事研究工作。她在廣告中提出的建議包括:降低出租車起步價、建立公平社保、打破管道煤氣供應的壟斷等。她的這個廣告引起社會的很大反響,深圳市政府也表示歡迎她的建議,但卻沒有引起多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興趣。本台記者申華邀請了深圳的獨立分析人士趙達功和旅居美國的中國學者方覺來分析李紅光參政廣告反映出的現實。

記者:我首先請教一下趙達功先生,您怎麼看待這種做法?

趙達功:李紅光他們廣告的這種訴求啊,我覺得挺好。但是我有很多想法,就是說,為什麼你對人大的提出一種要求為什麼要透過廣告的形式呢?所以我感覺是沒有別的渠道。

記者:他本人後來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說他在登廣告之前呢,也是試圖通過別的正常的方式啦。

趙達功:中國的人大代表因為最近發生了很多大的事情,都是人大代表造成的。比如說,黑幫、黑社會,還有這種無賴、流氓之類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都有。這個人大代表,首先我跟你講他不是人民選舉出來的,所以人民的聲音呢,無法通過人大代表來反應出來。像這次全國人大代表會議,我不是寫過一篇文章講說我河北省120名人大代表,大部分都是市長、領導幹部,少數的企業家,但是就沒有工人、農民的代表,所以工人、農民的聲音反應不出來的。

記者:方覺先生,您的看法呢?您覺得李紅光的這種做法怎麼樣?

方覺:我覺得呢,深圳的這位市民能夠在公共媒體上刊登一篇對當地人大和當地政協的一份建議吧,表明了市民的公共意識提高。尤其是在深圳這個地方,市民的平均教育水平比較高,這個市民的經濟情況也是比較好的,所以呢,深圳這個地方的市民可能是目前中國公民意識覺醒的比較早的地方。所以我想呢,中國的民主建設還是應該注意這個地區特點,比如說像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這樣的城市,應該比較早的開展地方的民主改革,比如說,實行地方的省議級或者說是市議級的人大代表的這些選舉,從而呢,使這個市民能夠比較直接的和人大代表發生聯繫,而不是說通過在報紙上刊登廣告的迂迴方式和當地的人大代表聯繫。

記者:那麼您覺得如果通過公開選舉人大代表的話,像這種人大代表和普通市民之間的交流不暢的現狀就能解決嗎?

方覺:我想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因為這些選舉要求被選舉人必須和選舉者直接聯繫,而且當他這個當選以後呢,他還必須保持和選民的聯繫,否則下一次他就可能落選了。所以呢,我們不能完全寄希望於人大代表的覺悟提高、他主動想與選民聯繫;必須創造一種機制,使他不得不必須和選民聯繫。

記者:李紅光的廣告登出來以後,沒有得到多少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回應。就我所看到的報導,也許我看的不太全面,只有一個市人大代表楊健昌,我們知道深圳市這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幾百個人,但是就他一個人做出回應,趙先生您怎麼看待?

趙達功:我認為這個中國人大會議它是橡皮圖章,它不是說真正反應人民意願的一個大會,能拿一萬多塊錢來在報紙上登廣告,我今天歡迎;但是廣大的工人、農民誰能拿出一萬多塊錢來登廣告?他們的建議、他們的心聲誰來表達?

記者:方覺先生,我想問一下剛才我問趙先生的那個問題,就是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這麼幾天來,就我了解只有一個人做出了回應,您怎麼看待這個現實?

方覺:恰好說明了現行的中國的縣區級以上的人大代表都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所以不需要直接對選民負責;說明了中國的現行的人大體制呢,有必要從這個選舉制度入手,做一番根本的改革。

記者:據我了解,深圳是最近幾年似乎這個公民參政議政的意識啊,普遍的都比較強。前幾年有一個網民叫“我為伊狂”的人,寫的一篇文章“深圳,你被誰拋棄?”,引起廣大的討論。李紅光我覺得不同的呢,就是他已經突破了網絡媒體而轉向傳統的印刷媒體,您覺得這是不是標誌著深圳市民參政議政程度的一個飛躍呢?

方覺:我覺得呢,可能是深圳市民參政意識的一種提高和直接表現,李女士的建議可能表現了深圳多數市民的心態,就是說多數深圳市民並不想採取一種激烈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意願,而是想採取一種比較公開的、正面的方式表達他們的訴求,所以我想地方人大應該做出一個正面回應。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深圳市委操作?溫總前秘書跟副市長無緣
深圳廣州上海各銀行人民幣存款暴增
廣東進口台灣水果逐年增長
深圳連日大雨引發水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