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優質農產 遠征韓港

【大紀元5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台灣農委會主委李金龍昨天重申,中國向來不是台灣農產品外銷的主要市場;農委會資料也顯示,輸出中國的農產品中,水果及其製品比率微乎其微。為破解中國農業統戰,農委會日內更將號召具潛力的業者,組團赴香港和韓國參展,拓展台灣農產品外銷市場。

農委會統計,去年台灣農產品外銷金額為三十五點五四億美元,較前年成長九點七七%,前三大市場為日本、香港、美國,中國和越南次之。

外銷至日本的農產品以冷凍鮪魚居多,高佔出口值五十%;外銷美國的品項同樣以冷凍鮪魚、吳郭魚、虱目魚等冷凍魚佔大宗,佔三十四%;外銷香港、中國和越南的品項則都以皮及其製品居冠,水果及其製品外銷佔比微乎其微。

為反制中國不斷對台灣農產品釋利多,大行統戰伎倆,李金龍昨天站上第一線,宣布將整合台灣國內具外銷潛力的農產食品業者,十日和十七日分別組團,赴香港和韓國參加「香港國際食品展」及「首爾國際食品展」。

遠征香港和韓國市場拓展台灣米、香蕉、鳳梨等生鮮蔬果、茶葉、蜜餞、禽畜產品、生鮮及冷凍水產品、中式冷凍調理食品、養生食品、飲料、糖果及餅乾等農產加工品,期藉由國際食品展取得香港和韓國貿易商與通路商青睞,爭取外銷訂單。

李金龍指出,香港目前是台灣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外銷市場,去年外銷金額約五點三億美元,佔台灣農產品外銷金額約十五%,香港擁有自由貿易港區的優勢,是一個值得耕耘的外銷市場。

韓國則位居台灣農產品第六大出口國,去年由於韓國開放台灣綠色香蕉、芒果、鳳梨和台灣鯛等農產品進口,使得台灣去年外銷韓國的農產品金額較前年成長二成,但金額僅一點零一億美元,佔農產品外銷總金額二點八五%,外銷還有很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