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科學家發現大腦特殊區域感覺他人情感

【大紀元5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宇凡編譯報導)“生活科學網”(LiveScience.com)4月27日報導﹐心意相通的心理讓我們可以感覺他人的情感,而且可以了解他人的感覺,並從他人處理事情的觀點看出動機。有些科學家已經表示可以找出為何會有這樣的心理的原因了。

“鏡子神經”

在1996年三位神經科學家表示,他們在監測獼猴的大腦活動時,在其大腦皮層有一塊令人很好奇的區域,是用來負責計劃行動的,這些腦細胞只有在獼猴行動的時候﹐或是看到其他獼猴活動的時候才會有反應,不論是猴子自己要去拿一個花生,或是說看到另外的猴子或是人去拿,這些細胞都會出現反應,這是因為這些細胞反應出猴子觀察其他人的行動,神經科學家把這情況叫做“鏡子神經”。之後的實驗證實人類也有“鏡子神經”的反應,也透漏了其他令人驚喜的發現,除了像鏡子的反應一樣之外,細胞也反應了情感反應。

Macro Iacoboni加州洛杉磯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表示,“我們容易成為另外一個人的心靈寫照,實際上,有了鏡子神經,我們不必要再假裝,我們實際上是另一個人的心靈”,自從這樣的發現之後,鏡子神經已經在很大範圍的一些現象上面看出來了,包含某些的心靈錯亂,鏡子神經已經幫助感官科學家解釋孩童如何建立心靈理論(ToM),心靈理論是孩童對其他人和自己相同想法的理解,這樣做也可以在“孤獨性格”上面有些幫助。

兩套理論

在過去幾年來,感官科學家表示已經想到了一些理論可以解釋ToM是如何發展的,目前最普遍的兩個理論是“雙重理論”和“模擬理論”。雙重理論描述孩童是正在萌芽中的社會科學家,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孩童會收集證據,會以手勢的方式和表情的方式,而且用他們每天和人接觸後,對人的了解,來解釋和預測人的心靈狀態來發展理論。

一位來自Parma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Vittorio Gallese 表示,在意大利,最初的時候,鏡子神經的一個發現,有着另外一個名子,叫做“Vulcan 方法”,這是為了紀念Star Trek 的主角 Spock。Gallese自己比較喜歡“模擬理論”更甚於Vulcan 方法,

“模擬理論”告訴我們把自己當作他人的心靈寫照,並且使用我們自己的心靈當作是他人的範本,我們做的比我們所觀察到他人的行為還要多,他表示我們在自己的心靈裡面就創造了他人行為,情感的代表自己就好像他人一樣在行動或是感覺相同的情感,許多科學家相信鏡子神經使得模擬理論的預測變得具體了﹕我們不只是在它們正常的表現或是主觀上感覺情感之外,神經循環系統也會激發這情感的釋放。

Gallese 也指出這兩種理論互相排斥,假若鏡子神經有破綻或是被破壞了﹐我們強調的能力就會喪失,就會只剩下觀察和猜想的理論,有些科學家表示這只發生在“孤獨性格”的人中,由於這心靈的錯亂使得他們無法理解他人的行動和意圖。

關於“孤獨性格”的人,許多實驗正在研究“鏡子神經缺陷”這個假設﹐這個假設稱這些人因此而不能夠模擬他人的心靈狀態。由Hugo Theoret和他的同事在Montreal大學進行了一項實驗證實了﹐沒有“孤獨性格”的實驗者的“鏡子神經”在觀察人手的運動期間的反應是正常的﹐而有“孤獨性格”的人的鏡子神經卻沒有反應。,Iacoboni表示“你要麼用‘鏡子神經’來模擬別人的行動﹐要麼徹底關閉它﹐把自己鎖閉起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