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間收奇 日本人最行

標籤:

【大紀元6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惠珍╱專題報導

談到空間的收納術,要以居住空間較為狹窄的日本人最為厲害,由於日本不少為2層樓的木構造建築物,包括天花板內、木地板下,甚至是牆壁的中空部分,都可以化為收納空間,可以說「寸寸都計較」。

台灣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雖不像木構造有那麼多的收納之處,地板或是天花板無法挖空出來收納,但是這種收納的巧思,還是可以套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例如,無論是在透天或是大樓產品,國人都偏好規劃一間多功能的和室空間,這時採高架木地板的和室,就可以好好利用這塊空間,例如木地板可採掀蓋式的設計,打開上蓋,裡面就成了收納空間,等於有多少坪的和室,就可創造出多少坪的收納空間呢。

設計師表示,其實內嵌式的壁櫃也可以化身為收納之處,民眾在新屋裝潢或是舊屋改建時,不妨將部分磚牆挖空,成為兩面都可以收納的收納櫃,不過要注意牆壁必須為不影響結構安全的隔間牆才可以,這部分在「動手」前最好先問過原建築師為宜。

另外,向上發展也是一個多出收納空間的好辦法,一般的建築物雖然上下都是混凝土構造,不像木構造可以向上或是向下發展,不過利用將櫃子做到天花板頂端的向上發展作法,或是在一些平常沒注意到的「閒置」小空間,例如在書桌的前方,加上一層一層的層板,同樣也可多出一些收納空間。

至於在透天產品的部分,可好好再利用的空間就更多了,包括室內樓梯的下方,可規劃成儲藏室,兩層樓之間的樓梯間側邊牆面,都可以加上層板變成擺飾品的收納之處,甚至樓梯本身還可以變成擺放書籍的書架呢。

相關新聞
用高科技假裝工作 富國銀行解僱十餘名員工
美國超越中國成東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 PPI連續20月緊縮
金價持續走強 黃金增產卻日益艱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