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P籲國際社會援助北韓渡過飢荒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6月3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劉水採訪報導) 世界糧食計畫署(WFP)亞洲地區總負責人在漢城舉行記者招待會,呼籲國際社會提供緊急援助,幫助朝鮮人渡過糧食短缺的難關。

世界糧食計畫署亞洲地區總負責人潘柏里(音),於星期五在漢城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了朝鮮的糧食短缺,和配給被縮減的情況;他並介紹,該組織對六百五十萬朝鮮貧窮階層提供糧食,其中包括老弱、殘障、幼童和孕婦等。他說:六百五十萬人佔朝鮮總人口的三分一,解決這些人吃的問題,一年需要五十萬四千噸糧食,但是國際社會在今年度裡,只提供十五萬噸的援助,糧食計畫署目前使用去年剩下的部份糧食,並縮減配給數量,但是仍然短缺27萬噸糧食,極需國際社會的援助。

潘柏里說:「美國在2003年通過世界糧食計劃署,向朝鮮提供了十萬噸糧食援助;2004年五萬噸;今年度裡我們尚未接到援助。不過我樂觀的期待,美國將會即時的提供援助。」

在庫存日漸減少,新的援助還沒有著落之前,世界糧食計劃署,從三月開始做出不得已的決定,縮減配給糧食,並縮小援助對象,從下個月開始只能對二百九十萬最需要幫助的孕婦和幼童等提供糧食。

潘柏里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國際社會在近年度裡,突然縮減對朝鮮的糧食援助,應該有其重要的背景。他沒有直接指出問題,只婉轉的表示,朝鮮政府、國際社會、和世界糧食計劃署三方都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其中糧食計劃署沒能夠向國際社會,充分說明糧食配給制度的透明度。他特別指出,根據他們設計的監控系統,國際社會所捐贈的糧食,不會被朝鮮轉為軍用。

潘柏里認為國際社會縮減糧食援助,是造成目前朝鮮糧食短缺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朝鮮從2002年7月開始推動的經濟管理改善措施,是造成糧荒的另一項重要因素,該措施之後,政府停止了對企業的補助,這使多數企業發不出工資;而市場經濟卻導致糧價的大幅上漲,他舉例說一般工人的平均月薪為2000到2500朝鮮元,這相當於一個歐元,利用這一歐元,在農民市場可以買到三到四公斤的玉米,但是這根本解決不了一家三口吃的問題。

潘柏里指出,朝鮮的農業本身不足以解決糧食的自給自足,目前又面臨青黃不接的一段時期,從庫存即將用完的當前,到秋收的十月,將會是朝鮮老百姓最困苦挨餓的時期,他希望國際社會能伸出援手,使朝鮮不再重覆1990年代的饑荒。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食品援助銳減 聯合國籲增援
北韓可能再有嚴重飢荒
朝鮮再次經歷食品短缺
全球房價最高十大城市 美國占半 香港居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