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美財經界指出人民幣應否升值問題錯綜複雜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九日專電)中國海外石油公司出高標併購美國石油公司的案子反映出中國與美國經濟關係日深,而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也令雙方錯綜複雜的經貿關係益形緊張。

華爾街的財經專家們認為,美國對於促使中國政府讓人民幣升值的問題應審慎處理。部份美國國會議員威脅,如果中國不調昇人民幣匯率,將對中國產品課徵進口稅。美國的投資人及經濟學者卻警告,這兩項做法都可能對美國股市及整體經濟,甚至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紛亂。

華爾街日報引述摩根史坦利首席亞太地區經濟專家,指出那些未經考慮就主張中國調昇人民幣匯率的人並不了解財經問題有多麼錯綜複雜。中國為了拓展外銷而以許多人認定偏低的匯率讓人民幣緊釘美元;另一方面,它又把外貿累積的進帳用來投資主要是美國公債的美國債券及購買美國產品。

中國對於外匯存底的安排讓美國可以持續其低利率政策,不過,也因此美國人會大筆向銀行貸款,房屋市場也因而空前蓬勃。

分析家指出,雖然中海油的競標金額相當高,美國資金東流的情況其實遠超過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從這點考慮,如果針對雙方經貿關係的做法產生任何反作用,美國企業的獲利也會受影響。摩根史坦利專家的分析指出,如果美國真的對進口中國產品課徵百分之二十七點五的關稅,標準普爾五百大公司的獲利損失總計會超過五百億美元,相當於這五百家公司獲利總值的百分之八。在這種情況下,股市也難免承受壓力。

美林證券的全球外匯策略專家也指出,其實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量大增也多半是美國公司海外生產線把產品運回美國市場,例如戴爾電腦公司在中國組裝的電腦銷到美國市場就成了造成美中貿易逆差的因素。

華爾街日報引述的經濟學者們並不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於平衡美中貿易能有多大助益,因為即使人民幣匯率調高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對於中國出口產品的報價影響有限,畢竟中國產品出口價低廉的主要因素是工資低。另一方面來看,如果調幅較高,雖然對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稍起作用,對於美國物價卻有立即的影響,甚至引起通貨膨脹的問題。

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如果中國外匯降低,北京也可能減少購買美國國庫券,而為了吸引新的投資人,美國勢必提高利率。高利率也會對目前貸款購屋的投資人造成壓力。

  中國調高匯率的另一項風險是導致更多熱錢流向中國大陸。華爾街的專家指出,市場上的投機者會認為調高匯率的動作會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