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王通訊就不是吃白飯的

《人民日報》記者馬國英採訪、 柳孚三“整理”

【大紀元6月5日訊】新近頒布的《公務員法》使“官民比”問題引發廣泛關注。就如何認識“官民比”,《人民日報》記者馬國英專訪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王通訊(《人民日報》2005年5月30日),王通訊認為我國現在官民比是1:198,比美國的1:94低得多,而且我們的官是不“吃白飯”的。起碼我王通訊就不“吃白飯”!

近來,有關“官民比”問題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媒體上也刊發了一些相關文章。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官民比”已經達到1:26,存在“官民比”過高、公共財政負荷過大的問題。有關專家、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王通訊認為,這個資料很不准確,容易造成誤導。是有意破壞社會穩定的反動言論。

  

王通訊說:從我國剛剛頒布的《公務員法》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根據公務員管理部門提供的權威資料,2003年我國公務員人數是653.67萬人,全國總人口是129,227萬人。依此計算,則我國的“官民比”為1:198。至於目前農村中,數以千萬的為非作歹、橫行鄉里、魚肉村民的鄉村幹部都不算是“官”,他們是農民們“自動供養”的。

王通訊說:一些事業單位雖然是在“吃財政飯”,但不是“吃白飯”,例如國安特務系統、公安員警系統、金盾工程系統、新聞檢查系統,也是創造價值的。不能以為只有從事直接的物質生產勞動才產生價值;保衛我黨一小撮分贓集團穩穩當當、輕輕鬆鬆地竊取國庫、掠奪百姓,就是最大的價值、最大的貢獻。

為了追查宗鳳鳴《理想。信念。追求──我的人生回顧與反思兼和趙紫陽談話的一些回憶》出版過程,羅幹、許永躍動用了數百警力,大動干戈,奔波於北京、廣東、湖南三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充了一年多時間,耗資無數,終於抓到了出版社老闆,把他扣查幾天後,再派四五十名公安輪流“找他麻煩”;還抓到了出版社的打工妹,關了她一個多月,再派人跟蹤她,走到哪、跟到哪,讓她無法找工作,也無法做工作,成心要打破她的飯碗,可憐寡婦孤女,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真把她們逼上絕路了!現在又成功誘捕了程翔先生,公務員隊伍小了行嗎?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主要標誌。(《亞洲周刊》2005年第24期)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從事公共服務的事業發展相對落後,從事教、科、文、衛的人員偏少,例如農村人口中,每78人才攤得上1名教師,每384人才攤得上1名醫護人員;那就對不起了。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他們家族的利益,只好讓農民作永久的犧牲了。

所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把財力、物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傾斜”,這個在擴大特務隊伍和提升警察能力這點上完全體現出來了。但要“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則又成了一句美麗的空話,不過溫總演技高明,一本正經、眉頭深鎖,再把老百姓騙個三兩年,大約還不至於出問題吧。

王通訊說:要擴大公務員隊伍,是因為管理範圍的擴張,胡風說,咳嗽都有人錄音,一點不假。今天,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資訊爆炸,老百姓思想更複雜,管理範圍的擴張在所難免。現在又要向朝鮮、古巴學習,發展思想控制功能更有其特殊重要性。

所以,我們在擴大黨的幹部,即公務員隊伍上決不能手軟。例如遼寧省各市都設了多名市長助理,有的市僅副秘書長就有十九個。山西省長治縣委書記王虎林在兩個多月內就提拔了278個科級幹部。陝西省洋縣只有四十多萬人口,但科級幹部就有八百多名。

在擴大公務員隊伍的問題上,也要與美國“接軌”。如美國2003年的政府公務員人數為310萬,“官民比”為1:94。同美國相比,我國的比例顯然是比較低的。何況我們每年還有十萬八萬先富起來的公務員流失到美國去了。

4-6-2005於深圳灣畔

轉自《新世紀》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