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高校招生名額分配不公引紛爭

【大紀元7月13日訊】炎炎夏日,高考招生的爭端烽煙再起。高校招生名額,尤其是類似北大、清華等國內一流高校招生名額的地域性劃分,一直飽受社會詬病。在中部、西部,特別是西北貧困落後地區,這些高校每年的招生名額僅20、30人,是上海等地區的十分之一左右。這就使得教育界人士和社會產生質疑:按地區劃分名額,公平還是不公平?怎樣才是最合理的招考方式?

據新華網7月12日報導,今年的招生名額,來自新疆招辦的考生參考資料《2005年高等院校及招生專業介紹》公布的數字顯示:北大2005年北京市招理科200人,陝西38人、甘肅12人、寧夏10人、新疆18人、新疆民族生4人、新疆內地高中班2人、青海8人、西藏2人、西藏內地高中班2人、四川57人、重慶36人、雲南20人、貴州18人、廣西17人、內蒙古14人。

北大北京市招文科113人,陝西20人、甘肅10人、寧夏8人、新疆8人、新疆內地高中班2人、青海8人、西藏2人、四川29人、重慶20人、雲南8人、貴州10人、廣西10人、內蒙古10人。

清華北京招理科350人,陝西為52人、甘肅28人、寧夏18人、新疆27人、青海18人、西藏6人、四川71人、重慶32人、雲南32人、貴州30人、廣西40人、內蒙古45人。

人大北京招生225人,陝西58人、甘肅28人、寧夏17人、新疆32人、青海21人、西藏3人、四川85人、重慶58人、雲南45人、貴州30人、廣西38人、內蒙古40人。

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考生所面對不同地區招生指標的極大差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招生辦主任劉廷勝說,北京、上海等地名校在新疆招生比例極少是個多年存在的現象,不僅招生少,還要面對在各地名列前茅的錄取分數線。

烏魯木齊市重點中學一名副校長對招生分配不公現象強烈譴責:“北京名校在北京投放計劃遠遠多於西部省區,實際上是一種保護主義。”“作為新疆最好的中學,去年全校3名考入清華、3名考入北大。而人大附中進入清華的是30多名,比西部一個省進入清華的人數還多。名校的師資力量和校園環境都是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一資源從出現到積聚,用的是全國納稅人的錢,為什麼這些優質的資源不能給全國人民均衡享受?”

此外,考生家長也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考生張雯靜家長張世新說:“名校招生的不公平是顯然的,國家的重點院校,出資的是國家,更確切的講是納稅人的錢!同樣作為納稅人,為何不能共同享受這個資源?名校招生帶有地域性的嚴重歧視。”

針對落後地區教職人員和家長的指責,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認為,沒有更好的高考改革方案之前,高招指標分配不可能實現絕對公平。此外,他強調,全國各地高考錄取分數線差距很大,這是不公平,但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公平。至少這保証了類似新疆、西藏的落後地區的考生有機會到北大讀書。而對於這一暫時難以改變的現狀,大部分家長選擇了主動適應,盡管其中包含著無奈。(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