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表演藝術年鑑改版 工具書新定位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七日電)表演藝術出版品常是叫好不叫座,能長時間維持並不容易,兩廳院推出的「表演藝術年鑑」是少數能維持十年以上的表演藝術出版品;最近兩廳院將這本年鑑改以研究用的工具書定位,重新推出,提供相關領域讀者最新趨勢資訊。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簡稱兩廳院─「表演藝術雜誌」所出版的「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年鑑」,自民國八十四年出版以來,一直是台灣表演藝術界重要出版品。今年邁入第十本的「表演藝術年鑑」,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日前特別介紹嶄新改版內容,全新改版的「中華民國九十三年表演藝術年鑑」,以一本研究用的工具書為定位,重新出發。

在台灣「表演藝術年鑑」是少數維持十年還能繼續出版的年鑑之一,主要內定是紀錄台灣表演藝術各領域當年的創作與生態變化。

經過近九年的發展後,鑑於台灣表演藝術環境有重大變化,過去年鑑的編輯結構,偏重各藝術領域發展的論述,然受限於撰述人的居住地理及觀察過程中個人主觀的限制,難以客觀呈現每年表演藝術環境的演變及環境生態輪廓,從而發揮年鑑的工具書本質。

因此,去年兩廳院特別委託表演藝術聯盟重新提出年鑑「工具書」的研究架構與企劃,希望透過研究小組系統化地收集演出資訊、出版資訊及相關數據,呈現當年台灣表演藝術的客觀輪廓。

新版「表演藝術年鑑」在架構上參考了「文學年鑑」、「公共藝術年鑑」及「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全書分十個單元,分別為大事紀、年度十大新聞、全新製作、年度政府機構重要計畫、年度政府文化預算、教育研習、出版品、評論文章、索引,及由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寫的年度回顧專文。

平珩表示,根據新出爐的九十三年年鑑所羅列的資訊,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例如全年的新製作,總計有二百一十八個,其中分別為戲劇類一百三十五個,音樂類四十二個,舞蹈類四十一個,顯現出表演藝術領域的蓬勃活力及競爭日益激烈。

此外,在出版品種類及數量上,九十三年整體的表現雖然不是驚人的數量,但平珩認為,大致也可看到學術及市場領域目前分別關心的走向。

平珩表示,年鑑既然為工具書的導向,資料的翔實與周全將是重點,這本工具書不僅希望做學術用途,更希望應用於產業用途。兩廳院做為台灣的表演藝術龍頭,明年表演藝術年鑑計畫將整合兩廳院售票系統資訊,讓年鑑新加入網路售票產業趨勢報告單元,以俾利表演藝術產業界透過這些資料能掌握更清楚的趨勢變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