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訊】

**GE第2季獲利增24%
市值排名全球第二大的奇異電子,今年第二季的獲利成長24%,從去年同期的37.5億美元,增加到46億美元,每股獲利由0.36美元提高為0.44美元,是最近六季以來最大的成長幅度。這主要是因為飛機引擎等工業設備訂單增加,以及能源和消費型金融等事業快速成長所造成。奇異旗下11個主要事業,第二季的獲利成長率,都超過10%。

**美6月生產者物價意外持平
一項官方數據顯示,美國6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持平,低於經濟家預估的上升0.4%,核心物價指數則下降了0.1%。這是由於通用汽車等廠商推出優惠購車方案,以及食品、電腦的價格下跌,加上部分業者為了維持市場佔有率,不惜價以刺激需求,雖然油價高漲,卻很難將原料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而抑制了物價上漲的空間。

**德國鋼價第二季約降10%
德國鋼鐵製造業協會主席表示,由於客戶在去年囤積鋼鐵,導致鋼鐵需求減少,使得德國鋼鐵廠第二季降價了大約10%。去年的鋼鐵價格幾乎調高一倍,各家鋼鐵廠的獲利也創下新高。不過客戶擔心需求增加,可能導致鋼鐵再度短缺,所以紛紛設法建立庫存。

**歐盟批准寶潔收購吉列
寶潔公司表示,該公司出價570億美元收購吉列公司的計畫,已經獲得歐盟反壟斷管理部門的同意。不過寶潔被要求必須出售旗下電動牙刷的業務,寶潔已經表示同意。這項交易還必須經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批准。

**Whirlpool擬高價收購Maytag
外界傳聞美國最大家電品牌惠而普,正考慮以13.5億美元,收購排名第三的美泰克公司。如果消息屬實,中國海爾集團入主美泰克的計畫,將更加難以實現。惠而普打算以每股17美元的現金和等值股票進行收購,並且願意承擔9.69億美元的債務;而海爾的收購價格是每股16美元,另一家基金公司里佩爾伍德,則是出價每股14美元。

**時代華納擬取消或折衷收購ITV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時代華納集團、高盛集團等公司,兩個月前可能曾經協議,聯合收購英商獨立電視台ITV,後來考慮ITV財務狀況不佳才打消念頭。到去年底為止,ITV的員工退休基金操盤虧損,已經高達10.3億美元。不過時代華納仍然有可能小額入股ITV,取得10%~15%的股份。ITV是由格蘭納達和卡爾頓兩大電子媒體合併所組成。

**加國700大企業溫室排廢擬減15%
加拿大聯邦政府將制訂法令,規定國內近7百家大型企業在2010年之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15%。這些企業佔加拿大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半,為了達成減量目標,總共需要負擔6億7千5百萬加元的成本。加拿大政府在今年5月宣布,未來7年內將投入1百億加元的資金,以達成京都議定書的二氧化碳減量目標。

**消費疲軟 飛利浦第2季銷售降2.7%
歐洲消費電子品製造業龍頭飛利浦表示,由於消費需求疲軟導致銷售下滑,第二季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減少2.7%,達到70.87億歐元,出現2003年第三季以來的首度衰退。不過因為出售美國Navteq公司股票的獲利挹注,使得淨利增加6成,從去年同期的6.16億歐元,提高到9.83億歐元。因為歐洲的消費品需求和半導體市場表現不佳,飛利浦已經在醫療設備、家電和照明等獲利較為穩定的領域進行投資。

**香港迪士尼即將開幕有利就業
香港統計處公布6月份的失業率,維持在5.7%低水準,主要是製造業、批發業和地產業的就業成長,抵銷了建造業和清潔服務業的失業率上升,而香港是以旅遊業和服務業為主,因為受到經濟環境持續好轉的影響,加上即將在9月開幕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將會再創造出1萬8千個工作機會,因此屆時香港的失業率,可望再進一步的降低。

**中國擬放寬企業投資海外限制
中國媒體報導,為了鼓勵國內企業投資海外市場,中國政府正考慮放寬外匯管制,並且簡化企業設立海外分公司的貸款流程,讓企業能夠獲得充分資金的後援,以開發海外市場,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實施的時間表。

**中國經濟朝向審批制問題嚴重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楊啟先表示,中國的經濟改革並不是從計劃經濟改為市場經濟,反而是開倒車改成了審批經濟,無形中使中國的經濟產生了許多的弊端。因為審批經濟,造成了審批的官員和審批機構的權力集中,使得原本貪污腐敗的現象更加嚴重,而政府機構又因為維護部門的權力和既得利益,使得一些改革措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他認為,中國政府應該改革行政管理體制,避免干預市場經濟。

**中資企業瀕現警訊 純利逐年下滑
根據香港明報報導,最近一個半月以來,已經有至少十家在香港掛牌的中資企業,發佈期中的盈利預警,除此之外,中國深滬股市掛牌的公司,在上半年已經有205家上市公司發出盈利預警。證券業者表示,中國大陸企業的獲利成長率在2003年達到高峰,接著開始回落,預期2006年上市公司利潤的成長率將接近零,並有可能轉向負成長,企業盈利也將會一年不如一年。

**6月份香港機場貨運量增12.7%
香港機場管理局表示,由於受到出口美國以及歐洲的貨運量大幅增加所帶動,今年6月份香港國際機場航空貨運量增至28萬公噸,比去年同期成長12.7%,而客運量達到33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6.9%;飛機起降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4%,達2萬1千265架次,香港機場管理局預期,今年將能刷新航空交通量的紀錄。

**韓亞航空公司罷工
為了爭取合理工作時間和充分的就業權保障,韓國第二大民航業者韓亞航空的機師在工會領導下宣告罷工,已經造成超過半數國內線班機的停駛。根據瞭解,韓亞聘僱的機師共計800多位,其中520人為工會成員,工會曾經在7月6日發動第一波抗爭活動,而7月18日的罷工,則是工會第二度採取的大動作。

**日產汽車在墨西哥擴充產能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由於日產汽車在北美的市場遭受韓國汽車廠競爭,因此日產汽車計畫在墨西哥廠推出新款低價的小型客車,和韓國現代汽車相抗衡,預估將投資4千500萬美元擴建墨西哥廠,將產能提升33%,年產量達到40萬輛。

**新加坡航空業績持續下滑
新加坡航空營業狀況持續下滑,六月的載客率和貨運率總和僅66.6%,比去年同期下滑3.8%。其中乘客運載率滑落到75.2%,運貨率更大幅下滑6.5%,成為61.2%,新航認為,載客率下滑主要是因為新航目前正在推薦新的航線,並且在現有航線增加服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六月二十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六月二十二日全球財經要聞
六月二十三日全球財經要聞
六月二十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