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外資中止買超 台股大盤仍來電

【大紀元7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梁世煌╱台北報導〕在「外資放暑假」的效應下,昨天外資反手減碼12.86億元,中止連續22個交易日買超台股,這讓市場憂心,外資是否將從台股大舉抽腿;對此,外資券商指出,相較於市場規模和台股相近的南韓,外資持有台股比重仍偏低,顯示未來仍有加碼空間,因此不會出現大幅賣超動作。

昨日大盤終場加權指數以6272點作收,上漲30點,本週指數則下跌68點,台股週線在連5紅後,漲多翻黑。

對於外資在7月第一個交易日就出現賣超,一位歐系外資券商研究部主管表示,昨天還不算是放長假效應,「才7月第一天,外資基金經理人那有這麼早放假」,他指出,昨日賣超只有10多億元,金額並不大,主要是前2個月外資買超,加起來達2580億元新台幣,使得外資買盤出現縮手觀望。

「台灣企業獲利目前表現不錯,基本面也不差,外資不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大幅賣超」。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台股策略分析師賈沙尼(Nilesh Jasani )表示,目前外資仍對台股較保守,少數外資可能會獲利了結,但整體來說,外資對台股市場投資價值仍持正面態度。

賈沙尼以南韓為例,他表示,台灣與南韓的股市規模相接近,但外資在南韓持股比重約41.5%,但台灣只有27.2%左右,對外資而言,台股市場仍有加碼空間。

另外,美國Nasdaq、費城半導體指數6月30日雙雙收黑,台股電子類股指數昨天在晶圓代工雙雄、日月光(2311 )等大型權值股的帶動下,仍逆勢勁揚1.1%,成交量佔大盤比重達75.23%。儘管昨天外資對晶圓代工、封測等指標電子股買氣已經開始退潮,但投信分析師認為,下週電子股指數若能突破258.48點的波段高點壓力區,則電子股將有機會提前結束整理格局。

外資分析師認為,雖然6月30日美股表現並不佳,但是在外資過去不斷買進後,散戶出現跟進加碼的跡象,昨天包括投信、散戶投資人對於DRAM、晶圓代工、封測、IC設計及面板類股均有著墨,使得電子股成交量能不增反減,成為帶動大盤拉出中紅線的主力。

分析師表示,由於先前已有台積電(2330 )、力晶〔5346〕等電子權值股進行的除權息正面示範,隨著7月份眾多權值股將進行除權除息,相關除權息個股可望接力演出,為台股行情持續加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