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義封切機 袋走全世界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世聰╱專題報導) 生產塑膠垃圾袋、手提袋及包裝袋的封切機產業,台灣產品占全球近4分之1的市場,而嘉義縣占全國約2分之1的產量。業者表示,台灣製造的封切機,因價廉物美,成功打入國際市場,爭取外匯,不過未來將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

俗稱「封口機仔」的封切機,40多年前自日本引進技術製造,最主要的功能是製造塑膠垃圾袋、手提袋等物品,提供民生購物所需。

早期製造的機器是機械式,20年前改良為電子式,約10年前跨入電腦伺服驅式,不斷跟著時代的科技翻新,推出新產品。

業者說,台灣因人口有限,且幅員不大,封切機生產的塑膠用品供過於求,反觀國外,地廣人稀,往往一次就要購買大量的民生物品,塑膠袋品符合他們的購物習性,因此,業者在20多年前開始開發國際市場。

設廠在水上鄉大堀村的僑偉塑膠機械負責人葉永燦說,為了開發國際市場,1年都要出國近10次,光展售及廣告費用就要花近600萬元,目前全球已經有110多個國家,向他們公司下訂單,其中以開發中的國家為大宗。

他指出,封切機製造技術最成熟的國家是德國及意大利,不過他們製造的機器價位太高,市場接受度不高,反觀台灣出產的產品,價位低廉卻精緻,操作簡易且穩定性高,因此能行銷世界各地,就連日本也已經不是台灣的對手。

葉永燦說,封切機早期以生產塑膠垃圾袋及手提袋為主,但目前已發展到包裝袋及各種依客戶需求設計的特殊機種,以符合市場機制。他表示,製造封切機是與時間賽跑的行業,比的是速度,他所研發的主力機種「雙伺服控制超高速全自動背心專用機」,1分鐘能生產500袋,有的機種有8條生產線,產量驚人。他認為,從事封切機製造業,一定要不斷研發,否則會被市場淘汰。

百久塑膠機械公司總經理林建成說,各家製造的封切機結構大同小異,有的主力機種在台販售,可能馬上被其他的業者抄襲,因此目前公司製造的「全自動點斷捲取自動換管製袋機」,全部只賣到國外。

葉永燦指出,目前包括中國、印度、土耳其及馬來西亞等國家,已經開始自行研發封切機,台灣的技術一定要不斷提升,才能繼續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政府單位應該輔導業者開發新興的市場,台灣封切機王國才能保持優勢。

百久公司董事長林進一則認為,未來幾年台灣封切機產業面臨最大的威脅是來自中國,因為中國人才密集、學習能力強,業者們有必要提早因應。

黑手學徒 勇闖全球

記者吳世聰╱專題報導

嘉義封切機產業在台灣占舉足輕重地位,帶動的「火車頭」要屬已歇業的富仕公司,目前較具規模的業者大都是富仕的「黑手」學徒出身,創業打入國際市場,搖身一變成為行銷全球的企業董事長。

嘉義目前有20餘家大大小小的封切機製造業者,相關產業提供近千人就業機會,光較具代表性的百久、僑偉及地贊等3家,年產值總和就約1500萬美元,是地方頗具代表性的產業之一,就連國外的業者,也會指名到嘉義選購,在國際頗具知名度。

老一輩的業者談及嘉義地區封切機產業發展經過,直接都會聯想到近50年前由黃炎林所創建、設廠於嘉義市建成街的富仕塑膠機械公司,因為目前從事封切機業者,像百久、僑偉及地贊等公司的負責人,早期都是富仕員工。

近40年前創立百久公司的董事長林進一,現年68歲,已經漸漸交棒給第2代林建成,他說,富仕可以說是嘉義地區封切機製造業的始祖,雖然有不少富仕公司的員工,自行創業,但因銷售通路打不開,成功的例子不多。

他因為在富仕公司兼跑業務,接觸不少客戶,有開發市場的能力,才闖出生路,靠著一步一腳印,拓展到國外市場,目前百久有30多型的機種,行銷全球,光公司的維修服務人員就已跑過40多國。

林進一說,製造封切機最大的快感是賣出去的機種試 順利,不過目前已半退休,運動養生及成立北迴文教基金會從事文教推展及公益事業是生活的重心。

53歲的僑偉公司負責人葉永燦是「黑手」出身,17歲到富仕當學徒,30多年前與人投資創業,目前設廠在水上鄉大堀村,雖廠房不大,不過「小而美」,行銷全球100多國。

他說,早期製造封切機的業者不多,風光時,賣3台機器能買1公頃土地,但目前除國內業者競爭,還有國外業者壓力,不斷創新及研發才有生存空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