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以巴和平 夏隆與阿巴斯扮推手

標籤:

【大紀元8月13日報導】「以色列撤離加薩走廊」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一峰特拉維夫特稿)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多年恩怨,這回是第一次以色列主動願意將位在加薩走廊的猶太屯墾區交還給巴勒斯坦,若八月中旬能夠順利完成撤離與歸還,這也將是巴勒斯坦唯一完整成塊狀的自治土地。 

全世界都在看以色列這次的撤離行動,因為撤離案若成功,中東和平將可能展開新局面。

造成以色列撤離加薩走廊格許卡替夫屯墾區的最重要人物,非以色列總理夏隆莫屬。也由於夏隆的一手推動,才有了這次的撤離行動。 而在巴勒斯坦方面,則是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所主導。阿巴斯一向力主與以色列停火,讓以色列能夠先撤離卡替夫屯墾區,然後再和以色列商談其它進一步的和平方案。

一九二八年出生的夏隆,今年已經七十七歲多了。他歷經過以色列一九四八年的建國戰爭、一九五六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戰爭和一九七三年的贖罪日戰爭。夏隆當到以色列的將軍才退伍,在以色列政壇上,他也從國會議員開始,先後當過農業部長、基礎建設部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最後到七十多歲才成為大權在握的總理。

阿巴斯是生於一九三五年三月,今年也有七十歲了。阿巴斯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裡的創黨元老之一,他早就是巴解組織的祕書長,更在二00三年成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第一任總理;一九九三年的「奧斯陸協定」,就是由阿巴斯代表和以色列當時的拉賓政府主談。

阿巴斯也可說是在阿拉法特崛起後,另一位巴解重要人物,但也因阿拉法特的強勢領導,多年來阿巴斯一直只是第二號人物,沒能有什麼特殊作為。直到阿拉法特去年十一月去世後,阿巴斯先成為巴解的主席,再於今一年月被選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由於一月的選舉是巴勒斯坦的全民選舉,在得到百分之六十一以上的選票後,阿巴斯的地位才算穩固下來。

為了制止反對撤離案的右翼人士抗爭,以色列總理夏隆於七月十三日下令,禁止非卡替夫屯墾區居民進入這裡。但十八日開始,就有約兩萬名以色列右翼人士遊行進入屯墾區聚集抗議,表達反對立場,人數一度達到三萬人;經過三天的抗爭,二十一日才平和地暫時結束。

事實上,夏隆在是六日戰爭後主導猶太屯民,前往加薩走廊發展屯墾區的主要政治人物。在他當以色列農業部長時,他鼓勵猶太人到加薩屯墾;在他當基礎建設部長時,又用國家資源協助他們建造住宅,屯墾區民以往一直自認是夏隆的「心肝寶貝」,但為何在夏隆當總理時,他反而會要求這些屯墾區的民眾撤離呢?

實地走訪卡替夫,不難聽到今日他們的不滿。拒絕撤離的屯墾區民都認為夏隆這回之所以提撤離案,目的就是要轉移以色列民眾對他和他兒子涉嫌貪瀆的注意力。結果撤離案果真轉移了以色列人的注意力,國際間的認同與讚譽更讓夏隆沒有退路,只好繼續進行撤離案。

至於夏隆,他倒是有另一種和平思維。他的說法是,加薩走廊屯墾區民不到九千人,每年卻要花費上億美元的經費來保護他們;而且因卡替夫屯墾區深入加薩走廊,易受巴勒斯坦恐怖份子攻擊,這些攻擊已造成屯墾區民與以色列軍警的傷亡,所以,為了避免經濟與國防上的損失,有必要提出並執行這項撤離案。

此外,以色列特別重視的是成立一個猶太人國家,當然不希望猶太人國家內有太多非猶太人存在。加薩走廊卡替夫屯墾區的存在,已讓以色列與加薩走廊關係牽扯難解,目前加薩走廊上已有一百三十萬巴勒斯坦人,未來這些人一旦不再堅持當巴勒斯坦人,這對重視單一猶太人國家的以色列而言,將是一場惡夢了。於是,就在這「人口學」的考量下,以色列政府與民間已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同意從加薩走廊撤離。

同樣的,來自巴勒斯坦內部的壓力對阿巴斯也不小。

由於巴勒斯坦還不算是一個真正正常且穩固的國家,長期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競相爭取民心」的哈瑪斯派系,就不完全認同阿巴斯的代表性。哈瑪斯派系和伊斯蘭聖戰組織及其它較小派系,還一直各自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阿巴斯並未能完全掌控巴勒斯坦各派系。阿巴斯要求巴勒斯坦境內各方應遵守法律,也還沒能獲得各武裝派系的尊重,在加薩走廊與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區內,不時仍可看到各派系的武裝份子在街上呼嘯而過的景象。

七月十二日伊斯蘭聖戰組織派出自殺炸彈攻擊者,在以色列內坦亞市引爆自殺,造成五名以色列人死亡;為了不讓伊斯蘭聖戰組織「專美於前」,進而成為巴勒斯坦第二大派系,也為了取得巴勒斯坦對抗以色列的「最激進」角色,哈瑪斯派系竟隨即也在十三日對以色列屯墾區和以色列境內發動土製火箭與迫擊砲的攻擊,至少造成一名以色列人死亡。七月中旬以後,接連發生的多次衝突事件,給撤離前夕徒增緊張與恐怖陰影。

其實,對巴勒斯坦而言,能夠從以色列人手中贏回一塊完整又全部屬於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是值得寫入歷史的事。阿巴斯領頭的巴勒斯坦政府當然要支持以色列的撤離案;早在二月八日,與夏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約旦國王阿布杜拉會面時,阿巴斯就已同意與以色列停火。

阿巴斯認為停火才可讓以色列平和地進行撤離,這樣對巴勒斯坦最有利。但哈瑪斯等派系則不希望看到阿巴斯從中獲利,於是就對外宣稱,正因為哈瑪斯派系不斷對以色列採取攻擊行動,才會讓以色列受不了而退卻,這也是七月間,哈瑪斯派系對以色列展開攻擊的主要原因之一。

儘管夏隆與阿巴斯兩人分別都受到國內不同派系或組織的抗爭,國際上卻都支持夏隆撤離屯墾區的作為,也認同阿巴斯對以色列停火的決定。就目前情況看來,以色列政府有決心執行從加薩走廊卡替夫屯墾區撤離,將加薩走廊完全交給巴勒斯坦管理;至於內部右翼份子的抗爭能否成功,則不被看好。

由於明年就是以色列大選年,夏隆是否能夠繼續成為聯合黨黨魁,繼續帶領聯合黨贏得勝利,未來半年以色列的政經與社會情勢發展將是關鍵。至於阿巴斯,他今年才剛當選為自治政府主席,至少還有三年多的執政時間。但因阿巴斯內受哈瑪斯等派系武裝掣肘,加上阿拉法特所留下為人所詬病的貪污政府,阿巴斯要完全掌控巴勒斯坦,並與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建立巴勒斯坦國,這道路依舊崎嶇。

由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問題,糾纏至少有半個世紀以上,想必沒有人會天真地認為,八月中旬以色列交還一點土地,就可以達到雙方和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仍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其實就像一場接力賽,有待夏隆與阿巴斯之後雙方有遠見的政治人物,一棒一棒地傳交下去。

相關新聞
新報告為美軍擺脫對華依賴 提供精準方向
李強訪問期間 新西蘭紀錄片揭中共祕密滲透
八名以色列士兵在加沙喪生 以軍:正在調查
歐洲盃足球賽開幕賽結果 德國大象成功預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