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海 豚」寶寶

預言家相信,未來的電視機絕不是個「傻瓜盒子」,它可以幫你印製私人晨報,可以看見每天的節目表,甚至將戲中的劇照直接從螢幕中傳真出來。

這樣的事實,不禁讓人有些惶恐,我實在沒把握相信,掌管電視的大爺,能開出一分知性有趣,老少皆宜的「菜單」。在看與不看的命題中,大人也許能有八成的決定權,但小孩呢?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說:「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個要件組合而成的。」年幼的孩子習慣以「本我」決定「行動」。本我,如果用一句很通俗的話解釋,可以稱它為「很沒智慧的我」。他們像極了海洋世界中的「海豚」寶寶,只要餵食,牠就表演,於是電視成了一根魔棒,強力左右孩子的思維。

公元二千年的「親子電視保衛戰」,我猜父母會是輸家!

父母的步步設防,往往抵不住科技媒體的日新月異。三級片.孩子可以鎖碼輸入磁碟,再以打電腦做為幌子,欣賞一部部豔情片。三級片中的劇照,只要十指輕扣,就可以完整輸出,成為他們私人收藏,是朋友爭相傳閱的寶貝,電視彷彿成了收藏魔鬼的錦盒。

有趣的是,心理學家何斯芮又曾說過:「看電視對孩子具有一定的優點,比方說,可以增進孩子的想像力、思考力、創造力,透過它甚至可明瞭人類世界的真實風貌。」

如此矛盾的觀點,意謂著我們的電視品質有待檢討,現在的電視很強權,往往需要孩子配台電視。未來的世界,我期望,電視能配合兒童。

在電視公司製作一檔兒童節目時,請先捫心自問,自己了解孩子什麼?懂得孩子的需要嗎?青少年節目的製作人,何妨先花時間明白的心理發展;戲劇節目的編劇,能不能先想想看,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未來的電視希望能是個良心的電視,否則五十多的頻道,可會把孩子搞得芳心大亂。

 

未來的電視請別像魔鬼。真的,一九九五年的冬季,我有著這樣的奢望。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