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分析中國油荒

標籤:

【大紀元8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5年8月18日華盛頓報導)中國的“油荒”在繼續發展,從廣東擴大到了雲南、山東、黑龍江等省。人們擔心油荒還要持續多久,會不會影響到中國的經濟增長。美國專家認為,短期內成品油短缺的問題難以解決,但還不至於對經濟增長帶來重大影響。

星期四,廣東油站加油的車輛有所減少,但雲南、黑龍江和山東等省的油站出現了油品供應不足的現象。油荒繼續成為中國百姓和媒體最為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

這次油荒是在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不斷走向新高的情況下出現的。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的油荒還會持續多久?會不會對進一步減緩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

*短期難解決,政治熱話題*

美國能源部國際能源研究部門負責人戴維.弗裡德萊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中國的成品油短缺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但是還不至於對經濟增長造成嚴重影響。

他說:“由於引起這次油荒的條件還沒有得到改善,成品油短缺問題肯定還會進一步發展。但是,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政治話題。我瞭解到,政府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如何改革油價系統,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如果油荒發展到上海,這將是一個轉折點,政府將不能容忍。昨天廣州和深圳等地的燃油供應增加了,情況有所好轉,但這只治標不治本。”

*經濟增長不至於受重挫*

專門從事中國能源研究的弗裡德萊博士認為,中國的能源需求依然強勁,成品油緊張對從事運輸的卡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會帶來相當的壓力。

但是,弗裡德萊表示,中國的主要運輸網絡,如水運和鐵路運輸主要使用柴油動力,並沒有受到明顯影響,因此目前的油荒還不至於使經濟增長受到重挫。

*原因:油價定得過低*

這次油荒發生以後,各方對引起油荒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大致的看法有,颱風影響了油品的運輸;南方高溫導致用油增加和供應緊張;油品生產和銷售環節因油價“倒掛”而傷害到這些行業的積極性等等。

中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對媒體表示,油荒一說誇大其詞。統計數字顯示,中國上半年原油產量為1.45億噸,同比增長7.9%,消費增長1.5%,遠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5.85%。既然供大於求,為甚麼還會出現油荒?

美國能源專家弗裡德萊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關鍵是中國國內油價被人為地定得過低。他說:“主要的原因,也是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凍結汽油和柴油價格的做法。中國國內價格凍結的同時,國際油價卻在飛速上漲,這裡要把汽油和柴油兩個市場分開來看。

“中國不進口汽油,是一個汽油出口國。在國際汽油價格上漲的同時,國內汽油價格太低,生產汽油的公司自然就希望多出口。在柴油市場上,由於國際價格高於國內價,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中國進口的柴油數量大幅度下降,誰也不願意做這高價買低價賣的賠本生意。”

*應讓市場決定價格*

據中國官方資料,中國汽油生產廠商中石化現在每煉製1噸原油要虧損400多元,因為這家公司使用的進口原油價格要比國內成品油價格每噸高出300多元,此外還要加上作業成本。

弗裡德萊認為,解決中國的油荒問題的關鍵是理順國內和國際的價格關係,讓市場來決定價格。

但是,中國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負責人戴彥德並不贊同這種觀點。他對媒體表示,石油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不同於一般商品,在價格形成上也不能等同於普通商品。國家對油價保持一定的控制力是有必要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州出現油荒  駕車人到處找油加
組圖:廣東缺油嚴重「無油」招牌林立
油荒恐加劇 廣東上海受「無油」煎熬
北京專家:油荒暴露中國油品市場體制矛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