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學者:提升原民行政區域層級 有利國家發展

【大紀元8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七日電)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高德義今天表示,原住民行政區域簡併及層級提升,有利族群及國家發展,顧及區域平衡和政治穩定性,同時也是落實憲法精神和陳水扁總統的政策承諾。

台灣心會和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上午舉辦「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研討會,副總統呂秀蓮提出大膽新思維,包括廢掉院轄市、省轄市,成立山地、離島特別行政區及台北、台中、台南、台東四個省,並建議考慮遷都或「雙國都」設計,這些構想引起各界矚目。

高德義發表「原住民族行政區劃問題初探」論文指出,早期原住民行政區劃未有完備考量,目前面臨的問題包括意識形態及漢化色彩濃厚、分而弱之的政治企圖、去政治化及不平等的區劃政策、層級低下、資源貧乏等。

他認為,原住民行政區域調整或提升,具有多重意義,除可讓整併行政區及設立原住民自治區畢其功於一役,也有利於國土規劃、環境保育、族群及國家發展、區域平衡、政治穩定,並落實憲法保障原住民地位和發展的精神,以及陳總統「新的夥伴關係」政策承諾。

此外,高德義建議,可分四階段推動原住民行政區域調整,首先將鄉長改官派、廢除鄉民代表大會,其次進行平地原住民鄉的合併與重劃,第三是合併鄰近同族群的鄉為各族自治區,若干族可合併成立一縣級自治區,第四階段是山地及平地原住民行政區整併,升格為原住民自治區,由行政院直接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