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巴拿馬有郵票沒郵差

【大紀元8月7日報導】周郵世界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明興巴拿馬特稿)巴拿馬人口近三百萬,集郵者人數不過二千人,發行郵票還必須委託國外承製。不過,過去只辦過國際郵展兩次的巴拿馬,在世界郵票史也曾創下許多第一;更特別的是,巴拿馬沒有郵差,街上也找不到郵筒。

巴拿馬郵政總局集郵處長貝里歐表示,巴拿馬發行的郵票主題具多樣性,包括鳥類、昆蟲、交通要道、文化遺產,或以國家或巴拿馬運河為主題的藝術作品等,目的就是希望看過巴拿馬郵票的人,能對巴拿馬留下深刻印象,進而吸引他們親自來一遊。

每當郵票發行,郵政總局都會舉行一個大型活動,邀請媒體、外交人員、知名人物,以及集郵愛好者參加,進行宣傳促銷。其實,郵政總局本身並沒有行銷部門,倒是有許多國外的固定客戶,透過他們在各種報刊上為「巴郵」代言。 

向來,巴拿馬發行的郵票有長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每種郵票發行十五萬張。買巴拿馬郵票的,外國人多於本國人,尤其東方人及歐洲人對巴拿馬郵票特別感興趣,曾經有一個國外集郵者花了八萬美元來買巴拿馬郵票。 

巴拿馬獨立前,還是哥倫比亞的一省時,就曾在一八七八年九月二十日發行第一套郵票;那是一張以巴拿馬地圖為圖案的郵票,迄今已有一百二十七年的歷史。一九0三年十一月十日,巴拿馬也發行自哥倫比亞獨立後第一套標示有巴拿馬共和國的郵票。 

不過,巴拿馬郵票內容也很國際。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一日,英國籍世界著名女芭蕾舞蹈家方登死於巴拿馬,巴拿馬於一九九二年成為第一個發行郵票紀念她的國家。此外,巴拿馬也是第一個發行郵票喚起全世界注意臭氧層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國家;而二00二年發行的一套四張以毛毛蟲為主題的郵票,是世界第一套以蝴蝶幼蟲為主題的郵票。 

講到市場行情,當屬一九四0年代發行的那套巴拿馬運河郵票。這套郵票中因為有一張印製錯誤而成為搶手貨,目前價值高達四萬五千美元。

 十九世紀中葉,第一批華人抵達巴拿馬,為巴拿馬建造世界第一條連接兩大洋的橫貫鐵路,他們的辛勞也在巴拿馬郵票上看見。一九九六年,巴拿馬發行一套紀念郵票及首日封,郵票以華人傳統家庭生活為背景,首日封上則印有松鶴延年的圖案。 

巴拿馬郵務看似發達,但巴拿馬沒有郵差,街上也找不到郵筒。巴拿馬人如果想收郵件,就必須先在郵局租用一個信箱;想寄信,則須到郵局親自辦理,因為郵筒就在郵局裡。如果租不起信箱(年租費三十八美元),那就甭想能夠收取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