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埃索退出後 兩家寡佔吃定消費者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台灣埃索環球石油公司撤出台灣市場兩年來,全國民眾飽受油品市場寡佔、油價連番漲之苦,這次台塑石化漲價但中油沒有立即跟進,全國民眾都在看,究竟中油能不能堅守原價。

台灣埃索存在時間很短,從2002年4月開始供油,到2003年12月中旬退出市場,前後僅一年餘,但這段時間卻堪稱台灣油品市場競爭的黃金時代。

在當時包括中油、台塑、埃索等三家供油商,希望透過取得價格主導權,吸引加油站加盟信心,於是掀起數波撼動輿論的價格戰。

2002年9月,埃索下令中部十三座加盟站汽油大降每公升三元,消息傳出,當天就使降價戰火由中部延燒到全國,只見對手加盟站忙著應戰,並透過加油站公會組織「勸阻」降價行為,直到一週後,埃索下令中部加油站縮小油價降幅,這波油價大戰才告休止。

再看2003年4月份,台塑調降汽、柴油每公升各一元、零點五元,中油立即跟進;但埃索隔天決定加碼調降到二元、二點五元,中油、台塑被迫奉陪。

埃索存在期間,油價戰幾乎每個月上演,價格之「亂」令人眼花撩亂,但這種市場的「亂」,正代表競爭事實。

在九十二年埃索公司退出市場之後,國內油品進入中油與台塑聯合壟斷的寡佔時代,兩家公司一公一民,成本結構不同,台塑高層甚至聲稱,民營的效率,中油沒得比,但對價格則同步調漲,兩家都獲巨額利益。

公平會調查即指出,台塑及中油兩家公司先後有二十次的一致性行為,都是「同時」、「同幅」調整(調升或調降 )油價。

昨夜,台塑率先調高油價一成以上,中油如能堅守原則不跟進,則不但發揮穩定物價之功,兩家公司也才是開啟真正的競爭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