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六方會談進展的意義原因局限

標籤:

【大紀元9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5年9月19日華盛頓報導)有關北韓核問題的第四輪六方會談取得重大進展,會談各方達成有關北韓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的聲明。觀察人士指出,會談成果雖然可喜,但今後將如何履行現有協議,還不容過早樂觀。

*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第一步*

在幾經周折、斷斷續續歷時兩年四輪會談後,美國、韓國、北韓、日本、俄羅斯和中國六方終於在星期一達成《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

聲明說,北韓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回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美國確認在朝鮮半島沒有核武器,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北韓。韓國方面重申依據1992年《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不運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諾,並確認韓國領土上沒有核武器。

韓國統一部長官鄭東泳表示,共同聲明是朝著解除朝鮮半島冷戰對峙的第一步。

*泰勒:謹慎評價*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威廉姆.泰勒說,我們對如何評價這一聲明應該非常謹慎,因為在六方會談中曾經有過很多令人失望的情況。

泰勒:「我覺得目前出現了一線希望,這並不值得上街慶祝,但是可以很有希望的表示樂觀,在六方會談過程中應該謹慎地繼續跟北韓進行談判。」

*沉丁立:中國發揮重要作用*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沉丁立教授說,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發揮了建設性的重要作用。

他說:「一是作為東道主,請各方來開會。二是作為一個建設性方案的提出者,起到了積極的勸和、促談的作用,而且提出了妥協方案。經過5個版本的中國方案的來回討論,最終六方達成了初步的共識。」

沉丁立教授說,中國還努力迴避程序問題,促成妥協,也就是,是北韓先放棄一切核計劃以後,美國再提供輕水反應堆,還是先由美國提供供輕水反應堆,北韓再放棄所有民用核設施。他說,中國的貢獻就是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休,而是以模糊的方式處理,待第五輪會談再進一步詳談。

*有人認為具體問題無進展*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共同聲明除了在防止會談破裂和繼續進行下一輪會談等一些原則問題上達成協議之外,在具體問題上並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韓國統一研究院統一政策資深研究員樸英鎬博士說,雖然本輪六方會談沒有在具體問題問題上達成協議,但還是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樸英鎬說:「六方會談各方在北京達成的協議出乎預料。雖然我們對協議結果並非十分滿意,但協議本身是最終解決北韓核問題的良好開端。」

*何亮亮:北韓意識到見好就收*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認為,六方會談取得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中國和韓國從中做了大量斡旋工作,北韓認識到會談到此,應該見好就收。

他說:「其實北韓最主要的目的還不是要發展核武器,還是以發展核武器以及核開發的能力,作為籌碼來跟美國談判。」

何亮亮指出,伊朗在核問題上的強硬態度,跟美國和歐洲的矛盾有升級的趨勢,促使北韓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以免陷入新的國際糾紛之中。

*胡錦濤推遲訪問因不滿平壤?*

何亮亮還表示,中共同北韓共產黨的密切關係,中國作為北韓最長期和緊密的盟友,對北韓做出承諾放棄核武器的決定,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他說:「我覺得有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本來胡錦濤在今年8或9月要訪問平壤,但是這個訪問一再被推遲。可以判斷,胡錦濤對於朝鮮遲遲不能在六方會談中達成協議不滿。因此,恐怕要在北韓在六方會談中有所承諾,或者是要跟美國達成協議之後,才是胡錦濤訪問北韓的一個合適的時機。」

*擔心北韓出爾反爾*

本次六方會談各方一致同意,第五輪會談將於今年11月上旬在北京舉行。對於今後會談的前景,韓國統一研究院統一政策資深研究員樸英鎬博士只表示審慎的樂觀,因為北韓過去經常出爾反爾。

他說:「美國,尤其是北韓,應當在下一輪會談中,在如何履行目前原則協議的基礎上,達成具體的協議。但是,如果北韓不採取任何具體措施,就得不到國際社會的信任,也就不能獲得外界的經濟援助。而美國應當密切關注北韓是否履行現行的原則協議。」 

*何亮亮:下輪會談會獲進展*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指出,第五輪六方會談將在本輪會談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他說:「一個問題就是六方會談是不是能形成一個東北亞的安全機制、維持安全的機制,因為畢竟中美俄日四大國以及朝鮮半島雙方之間軍事衝突的潛在危險很大。而且各方都有些互相不信任。

「還有一點就是六方會談之外,美國和朝鮮雙方有沒有可能在第五輪會談中,假如核問題能取得比較完整的協議,接下來就是朝美雙方之間的問題。包括雙方能否建交以及美國向北韓提供援助等。」

北韓、美國和日本承諾,將採取步驟實現關係正常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六方會談僵局未破  美指責北韓不關心電力
南韓官員:六方會談明天繼續進行
六方會談為破僵局將延長至星期天
六方會談審議北京建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