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京劇欣賞】瓊林宴

范仲禹因焦慮而自陷險境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剛在京城考完試的范仲禹,與妻小一行三人,在山上突遇猛虎,慌亂過後,妻與兒不見了。范仲禹山前山後尋找半月,一無所獲;整個消息好像被封鎖,一點也打聽不出來。「瓊林宴」是專業演員才有辦法演出的一齣戲,要將遭逢巨變,心理失常、瀕臨瘋狂的狀態詮釋出;同時在線索出現後,因著急不理智,將情況搞得更糟,越陷越深、越做越錯以致喪命的過程,更要交待得具有說服力。



范仲禹來自高層次,是傳說中的文曲星轉世。他的妻子與他走散後,被當地一位告老太師葛登雲將她強攎回去。常人畏懼權勢不敢告訴范仲禹,幫著隱瞞,使范仲禹完全被蒙蔽。最後由土地神變化成樵夫模樣講出真象(這場戲稱為「問樵」),沒想到乍得消息的范仲禹,過於激動,立刻前往葛府要人。去葛府的這場戲叫「鬧府」,一出場范仲禹以頭頂鞋的形象,暗示本性已迷失,顛倒錯亂。他以為自己受了苦,所以有理由把滿肚子氣發在葛太師身上;為證明自己有理,還供出了樵夫,連累山上所有樵夫遭殃。但是邪惡的葛太師謊言欺騙他,使他原本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氣焰,立刻變成歉疚自責,把葛太師當成好人,接受明明是陷阱的款待。



這些細膩的心理變化,演員都要演出來。欣賞上更值得一提的是,文武場面配合心理狀態,讓氣氛緊繃,絲絲入扣的「情境音響」,帶引每個觀眾置身其間,甚至讓你比范仲禹緊張。例如葛太師熱情邀請范仲禹進府、至酒席入座為止,一路演奏「八叉」:過了頭門,僕人暗呼關頭門,過了二門,僕人暗呼關二門;簡單的一個過場音樂,卻能讓人感覺眼睜睜的看著范仲禹走進圈套。再如范仲禹喝醉酒送往書房中,書房陰風慘慘,雜帶著鬼叫聲,范仲禹連唱三段四平調,一段急過一段,死神就站在他旁邊,他也自覺死路一條,自語:「范仲禹,只怕你的性命難逃今晚」,悽厲情境令人背脊生涼、不寒而慄。



「打棍出箱」是被打死的范仲禹裝在木箱丟棄野外,給兩個差人攔截下來,發現並未斷氣。范仲禹死而復活的身段難度也很高,藉著兩個差人,又轉換出另一種情境,變化可說層出不窮。瓊林宴的問樵、鬧府、打棍出箱這三個段落,演員要用最清醒的頭腦去演,不然焦慮、燥鬱的情緒籠罩下,觀眾就掉入負面陰影中,而不是旁聽者清、心有所悟的正念。同時,沒有硬底子也演不出那些繁複的身段。越是難演,演員越要演得瀟灑、飄逸,過去譚鑫培、余叔岩就是這種演法;在台灣,周正榮也是這種演法。只有好演員,才表現得了這齣蘊含深刻人生體會的老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