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恐懼 北京剝奪企業所有權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9月3日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這個月出訪美國, 但中美之間的商業紐帶正落入新的低潮。除了緊張在中國貨幣,它增長了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和智力財產的剽竊之外, 新的關注在於中國公司向國際擴展的策略,以及人們的恐懼和憂慮更在於,中國公司的所有權是在共產黨控制之下,它被官僚們任意的剝奪。

據經濟學家(Economist)9月1日香港報道,華盛頓認為,大陸石油商中海油185億美元投標尤尼科,是中國投資的一場戰略性的劫掠美國資產,而不單是一個商業交易。

報道說,在國會,民主黨人和美中經濟和安全回顧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主席理查.戴麼特(Richard D’Amato)大聲呼吁, 擔心擁有美國股份的中國企業在吸取美國資本進入”中國泡沫”。同時美聯邦調查局(FBI)展開動議揭露中國訪問學生和商人的經濟間諜活動。

據悉,印度安全局正考慮制約中國電信設備制作商Huawei在印度的擴展,它被懷疑與軍事有關。

報道說,有人斷言,中國總規劃是重建中國在世界中心的位置,從而中國公司僅是北京領導人宣傳的擴張主義政策的工具。中國政府的確想要產生全球性地競爭企業,並且它急切獲取一些國外可靠的戰略資源, 象油和金屬。同時,政府仍然對商務施加影響,但這種濫使權力的混亂方式大大削弱了中國企業, 而不是加強。

政府控制企業所有權

報道表示,在經過了二十年的改革和私有化以後,僅大約三分之一的中國經濟仍由政府的國營企業直接控制。而這些隻集中在關鍵區域,象防御和公共事業。當許多最大的國營企業在國際股市上公開報價,政府仍保留最後決定權,例如對中海油提出異議。名列前茅的190個國營企業都是由國有資產監督和管理委員會(SASAC)直接控制, SASAC是2003年建立,用來調整改組一些經常面臨破產的企業。

報道指出,即使一些公司還沒被壟斷管理,例如電信: 中國早期決定對這個區域解除管制,和結束國家壟斷,它被分成四個競爭企業,電信,網絡,移動通信和聯合通信,受到廣泛的贊賞。這種做法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信市場,和為經營者創造了豐厚的利潤。

但北京的官僚主義現在威脅要取消這一政策。受驚於新服務項目的增長和價格戰, 他們最近迫使四個企業的主管互換工作阻礙競爭,為了嚇唬一些獨立的主管人員。

報道還指出,中國多數直接負責國民經濟的官僚,陷於派系混戰。在競爭議程上官僚之間的混戰一再突然出現在中國的工業界。它使電力工業生存很困難,一些外國投資者憎惡的放棄,導致電力短缺。國外投資者還相當的被迷惑在媒介區域, 合資企業過去二年的許諾被突然中斷。

對照日本政府,它對日本的公司較少直接控制,但它的官員協調公司的國內發展,並指定國外擴展區域。

報道表示,不幸的是,官僚引起的混亂也傷害到最有希望的私有企業經濟的三分之二。私人公司經常要感激國家銀行的投資,和地方官員的厚待和合同。因為私人企業直到 1988年才被承認,企業家必須包括國家投資者以作為政治保護, 成為所謂的”紅帽子” 公司。

政府剝奪企業所有權

但報道指出, “紅帽子”公司的結果可能是慘敗的,麻省理工學院一位教授黃亞聲(音Yasheng Huang)認為,政府股東也許起初是被動的, 但一旦公司成功, 他們就干涉。不計其數的中國企業被趨於破產,或沒有大的增長,因為當地政府決定控制或限制他們的所有權。

報道說,冰箱制作商Kelon目前就在崩潰的邊緣, 它曾經是中國最佳的企業。在順德(Shunde) 縣小鎮政府幫助下,它的創建者、潘寧(音Pan Ning) 和王國端(音Wang Guoduan), 從1984年的42大冰箱制作商之一,六年中在中國排名達到第一。

Kelon的管理和營銷才能(中國人習慣放冰箱在客廳, 因此Kelon 做出最聰明的造型) 受到全球性褒獎。但是, 在90年代後期, 廣東省政府強迫Kelon以昂貴價格接管一個老是虧損的國營企業空調器制作公司,還強迫順德的股東解雇他們,任命官僚主義者替換他們。然後公司被迅速地破壞。

報道還說,現在,相類似的煩惱也許威脅到中國最主要的大型電器制作商Haier,全球都敬佩它的效率和創新, 基於青島的中國著名的企業家張如民(音Zhang Ruimin) 改造一個無活力的公司,創建了Haier。 但去年下半年SASAC裁決, Haier由青島政府擁有,並且禁止資方買斷大型國營企業。

但不同的是,聯想集團(Lenovo)非常聰明,它購買IBM 的計算機業務,逃脫了國家的控制和得到興旺發展。這個”紅帽子” 公司最初被取締在中國賣個人計算機, 因而去香港設立一個合資企業,並獲得香港注冊。雖然它回到中國制造,它的產品和研究所注冊在香港, 而不在中國的聯想集團, 並且公司還減少股份讓給國家主辦者。麻省理工學院的黃先生說,聯想除了經理的國籍之外沒有什麼在中國國內。

恐懼來自所有權利歸共產黨

報道表示,對於中國企業向外擴展的恐懼經常來自不明確的企業所有權。例如Huawei, 它是所有中國公司中最全球化的一個電信企業, 也是最少透明度的企業之一。雖然技術上私有, 它的股份大多由當地的國家投資者所有。它並且在中國開發銀行有一個10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這個銀行的貸款以支持國家政策而聞名。但沒人知道誰在經營Huawei的事實,將使它無法容易地得到股票市場的列表目錄, 也不獎勵職員的優先認股權。同時,它也許妨害向國外的擴展計劃,因為潛在的外國夥伴必須堤防企業的這種不透明的所有權結構。

報道指出,人們恐懼和憂慮在於,大多數中國公司的所有權不可能公開,外國人無法確定他們的產品賣給誰了,而中國公司最後的決定權歸於共產黨。

報道還表示,中國企業正在成為一個擴張主義國家的商業支柱, 並發展在一個無理性和混亂的商業環境裡, 他們也許向外傳播一些非常壞的習性。如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哥波(George Gilboy) 先生的評論:,若日本公司接管美國公司, 他們主要使公司發展的更好。但如果中國經營外國公司就如他們在家經營的那樣, 壓低價格, 資本分配不當和過於多樣化投資, 這是真正恐懼的事情。(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多倫多社區領袖評胡錦濤訪加
胡錦濤訪美 多團體請願抗議
胡訪美前夕 法輪功籲懲辦元兇江澤民
華府論壇眾家解讀胡錦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