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迄今已發現七種日本遺棄化學毒劑

標籤:

【大紀元9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六日電)香港文匯報今天引述中國解放軍總參謀部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履約事務辦公室說,迄今,中國大陸共發現七種二戰時期日軍遺棄的化學毒劑,分別是芥子氣、路易氏劑、二苯氰胂、二苯氯胂、苯氯乙酮、光氣、氫氰酸。

對於各種化學毒劑的毒性,防化學院辦公室說明,芥子氣是糜爛性毒劑的代表,日軍稱為「黃一號」。這種毒劑施放後呈液滴和氣霧狀,呼入人體或皮膚沾染後,嚴重者會引起全身中毒甚至死亡。

路易氏劑,為糜爛性毒劑,日軍稱為「黃二號」。毒性與芥子氣相似,但刺激性強,毒害作用迅速。

二苯氰胂,噴嚏性毒劑,日軍稱為「紅一號」,主要作用是刺激人鼻黏膜,會引起連續不斷噴嚏、流淚和嘔吐。在毒劑濃度為每立方公尺一毫克的空氣中,人員暴露三十秒鐘就能暫時失去戰鬥力。

二苯氯胛毒性與二苯氰胛相近,但效力約為二苯氰胛的十分之一。

苯氯乙酮屬催淚性毒劑,日軍稱為「綠一號」,會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流淚、流鼻涕、結膜充血和咳嗽等,作用迅速。

光氣,窒息性毒劑,日軍稱為「青一號」。主要用以傷害人的肺部細胞,會引起肺水腫,破壞呼吸功能,濃度高時會使人窒息而死。

氫氰酸,全身中毒性毒劑,日軍稱為「茶一號」。是一種速殺性毒劑,會破壞血液供氧能力,造成肌體組織缺氧。濃度高時,中毒者一至三分鐘死亡。

相關新聞
黑龍江挖出日軍遺留毒劑二十九人中毒
日軍遺留毒劑傷人中國大陸對日提出交涉
日軍遺棄芥子氣泄漏 中國大陸三十六人受害
日本承認齊齊哈爾芥子氣是日軍遺棄化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