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批環境政策增加市民損失

標籤:

【大紀元1月20日訊】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19日討論都市固體廢物管理的諮詢文件,多個環保團體被獲邀出席。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的減廢政策未有真正減少廢物量,只是換了廢物處理方法,更須增設廢物處理措施,對市民實為「雙重損失」。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19日討論政府的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環保團體長春社不滿政府表面上以減廢和分類回收先行,但其實卻只是把現時由堆填為主的處理方式,改為以焚化和堆填各約一半,將來不但要每日燒5, 700噸垃圾,還要3個堆填區同時擴建。長春社認為,這樣做對市民來說,是雙重損失,既有超級焚化爐,又要擴建堆填區,但減廢的成效卻不顯著。

長春社認為,政府應全力推動垃圾費按量徵收,並在08年強制實行家居廢物分類,並為焚化量封頂,只能建一座焚化爐,最終目標應為每日焚化1, 500公噸垃圾。

長春社反對超級焚化爐及3個堆填區同時擴建,建議就減廢提供經濟誘因,並按垃圾量向市民徵收處理費。

另外,政府應教育市民如何分類,以盡最大努力去減少廢物生產,並作最大量的回收、最少量的焚化、最少量的堆填,減少揮霍。

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模式

地球之友認為,當局應該加強教育,從根本上改變公眾「浪費」的生活模式。

工業總會代表相信,政府的建議有助推動本土環保工業發展。而汽車電池輪胎業商會則認為,香港很少濫用輪胎,徵收輪胎稅不但未能減少使用量,還會扼殺業界生計。建議以增加牌費取代。業界代表又補充,可接受向每條輪胎徵收60元的稅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郝龍斌 今宣佈選北市長
郝龍斌選台北市長 馬英九重申國民黨初選
郝龍斌參選北市長 藍營有意參選者多表歡迎
大學化學學門評鑑  促建立實驗室評鑑機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