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中國新年食俗】(4)鮮果、零食篇

一年中的節慶,中國人最重視黃曆新年,無論從農業社會演變成工商社會,再演變到現代的資訊社會,生活如何的忙碌,每逢黃曆新年,總是要回歸到傳統的習俗,準備過年必須的食品應節。

鮮果

新年期間免不了大魚大肉,是一年中飲食最不虞缺乏的,為了身體的健康,也就要注意調節飲食,水果含豐富纖維質,可說是送禮自用兩相宜的最好代表食物。談到鮮果,總免不了過年習俗,取其好口彩,相對應的吉祥話,例如:

◎ 蘋果:平平安安。

◎ 柿子:事事如意。

◎ 鳳梨:取台語同音「旺來」,表示好運、財運旺旺來。

◎ 橘子: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 核桃:和氣生財。

◎ 棗子:食棗年年好。

零食

新年總有賓客、親朋好友登門拜年,主人除了準備豐盛的佳餚招待外,在酒足飯飽之後,會端出各式各樣的糖果、餅乾、瓜子、開心果等零食,稱為「端寶」、「食甜」,意寓「吃甜甜好過年」,「吃甜甜大賺錢」之意。

過去的食甜材料是以紅棗、橘子、冰糖、花生、冬瓜糖及瓜子等組成,而現代則是琳瑯滿目的各種零食,尤其是糖果,包裝精美造型更是應景,金幣、元寶、炮燭……,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更點綴了過年的氣氛。

糖果、瓜子、果仁、肉乾等零食,都應適量食用,攝取量過多不但容易引起肥胖,更影響正餐的食用,造成腸胃不適,應多加注意,以免壞了過節的歡樂氣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