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鞋傾銷案 經部初判損害台鞋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歐祥義、曾慧雯/台北報導〕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昨日表示,自中國進口的鞋靴初步認定產業損害成立,經濟部調查認為,在工資與各項成本無法下降下,僅能以減少工時或裁員等方式因應,雇用員工人數減少,部分廠商關閉生產線,甚至關廠或轉而至其他國家生產,台灣製鞋業損害甚深。

財部70天內決定是否課臨時稅

「自中國進口鞋靴課徵反傾銷稅暨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係由台灣製鞋品發展協會、台北縣鞋類商業同業公會、台南市皮革製品商業同業公會等共同提出,本案後續調查程序依「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課徵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經濟部將產業損害初步調查認定結果通知財政部後,財政部應於通知送達的隔日起,七10日內做成有無傾銷初步認定,並決定是否臨時課徵反傾銷稅。

自九十一年中國涉案鞋類產品傾銷進口後,其各年進口量均呈現成長的情形,以致非涉案產品進口量及國產品內銷量均呈下降趨勢,影響所及中國涉案產品在我國市場除取代小部分之中國以外國家產品市場占有率外,同時取代大部分國產品之市占率,今年前三季於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五十三%。

在價格方面,自九十一年中國涉案產品傾銷進口至九十五年第三季止,涉案產品進口價格均低於國產品銷售價格,且加權平均之價差均每雙三百五十一點三元以上。

同期間中國涉案產品到岸價格呈現十三點六%以上之成長幅度,中國以外國家進口品到岸價也為上升之趨勢,國產品內銷價格則未見顯著之提升,各年成長率最高時亦不超過六點五%。顯示國產品受中國產品傾銷的嚴重影響。

貿委會表示,國產品在低價訂單與部分高價訂單大量流失下,生產量及產能利用率隨之下降;影響所及,營業利益及稅前損益等獲利指標均呈現大幅減少,因此初步認定產業損害成立。

台灣精品鞋 70家廠商獲認證

〔記者曾慧雯/台北報導〕經濟部工業局輔導國內製鞋業塑造「台灣製鞋品標誌」精品形象,以確保國內鞋品市場秩序,截至今年10月為止,已有包括阿瘦鞋業集團等共七十家國內優良廠商取得「台灣製鞋品標誌」優良產品認證。

工業局表示,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後,許多來自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廉價及劣質鞋類產品大量傾銷台灣,甚至有不肖業者高價低報進口,導致市面上充斥未標或偽標產地的鞋類商品,擾亂我國正常市場機制,更嚴重損及國內製鞋業生存發展。

為了反制中國鞋類低價傾銷,台灣製鞋品發展協會已向財政部遞送反傾銷調查申請書。

經濟部也已協商財政部關稅總局加強查核中國進口鞋品「高價低報」情形,以杜絕逃漏進口關稅;關稅總局已鑑價查證七十九份中國進口鞋類報價,僅約正常價格的十%至二十%,關稅總局已實施相關矯正措施。

商業司在今年9月8日公告修訂鞋類商品標示基準,嚴格規範應於鞋類本體的不可拆換部位標示產地,並延伸至海關邊境管理同步實施,杜絕偽標產地情事。

此外,國產品鞋已納入軍憲警與國營事業的共同供應契約採購項目,並獲海巡署、警政署、消防署、法務部矯正司、國防部軍備局、役政署、中油公司等同意辦理國產鞋品共同供應契約採購。

財部反傾銷調查 鎖定19家中國鞋商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昨天裁定中國進口鞋靴產業損害成立;財政部關政司表示,將鎖定十九家中國鞋靴出口商進行反傾銷調查,明年1月底前會決定是否對中國鞋靴課徵臨時反傾銷稅,明年5月21日前再決定是否正式課徵反傾銷稅。

財政部今年10月13日正式公告對中國進口鞋靴展開反傾銷調查,這是繼中國毛巾之後,我國第二次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包括紳士鞋、女高跟鞋、馬靴、童鞋、涼鞋及休閒鞋等六種,國內製鞋業者初估這六種中國鞋靴的平均傾銷差率高達二百八十三點七五%,若調查屬實,中國鞋靴的反傾銷稅率可能再創史上新高。

財政部關政司昨天表示,經濟部做成產業損害認定後,財政部將於七十天內完成中國鞋靴的初步傾銷調查認定,並決定是否開徵臨時反傾銷稅;至於調查對象,除了國內製鞋業者提出的九家中國廠商之外,財政部還根據進口報單資料,再鎖定十家進口量較大的中國廠商,總共鎖定十九家中國鞋靴出口商進行調查。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