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營養

中藥豆蔻與“豆蔻年華”

白豆蔻:又名圓豆蔻、白蔻仁,始載於《本草拾遺》。爲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其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化濕溫中、行氣止嘔之功,尤以“溫化”見長。常用於治療濕阻脾胃、濕阻氣滯或脾胃虛寒之胸脘脹滿、不思飲食、反胃嘔吐、舌苔濁膩等症。

草豆蔻:始載於《雷公炮炙論》。爲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乾燥近成熟種子。和白豆蔻有同樣性味與歸經,具健脾燥濕、溫中行氣之功,尤以“溫燥”見長,主要用於治療寒濕阻滯脾胃或脾胃虛弱所致的胸脘滿悶、嘔逆、腹瀉腹痛等症。

紅豆蔻:首載於《開寶本草》。爲薑科植物大高良薑的乾燥成熟果實,外表呈紅棕色。其性味辛熱,有溫中散寒,醒脾解酒之功,尤以“溫裏”見長。常用于治療脘腹冷痛以及飲酒過多所致的嘔吐等症。

肉豆蔻:又名玉果、肉果等,爲肉豆蔻科常綠高大喬木肉豆蔻的成熟種仁,首載於《藥性論》。其性味辛溫,入脾胃、大腸經,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之功,尤以“溫澀”見長。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或脾(腎)陽虛所致的久瀉、五更瀉、脘腹脹痛、食少嘔吐等症。

藥理研究表明,豆蔻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制止腸內異常發酵,消除胃腸積氣,芳香健胃,並能止嘔,爲臨床常用的幫助消化、促進胃腸動力藥。《本草綱目》言“豆蔻治病,取其辛熱瀉散,能入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鬱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嶂,飲啖酸成,脾胃常多寒濕鬱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故使用時應注意。 (胡獻國 湖北省遠安縣中醫院)

中藥豆蔻與“豆蔻年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3日 中國中醫藥報

“豆蔻年華”在文學裏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詞,如杜牧《樊川文集》有“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之語。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詩人借用“豆蔻稍頭二月初”來比喻“娉娉嫋嫋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體態柔美,自此後人們便常以“豆蔻年華”一詞特指十三四歲尚未成年的少女。在古老的中藥裏也有“豆蔻”,以“豆蔻”爲名的中藥有四味,即白豆蔻、草豆蔻、紅豆蔻和肉豆蔻。四藥均富含揮發油,具芳香之氣,性溫而作用於中焦。因其名稱相近,功用類同,臨床應用大致相同。現分別介紹如下。

白豆蔻:又名圓豆蔻、白蔻仁,始載於《本草拾遺》。爲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其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化濕溫中、行氣止嘔之功,尤以“溫化”見長。常用於治療濕阻脾胃、濕阻氣滯或脾胃虛寒之胸脘脹滿、不思飲食、反胃嘔吐、舌苔濁膩等症。

草豆蔻:始載於《雷公炮炙論》。爲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乾燥近成熟種子。和白豆蔻有同樣性味與歸經,具健脾燥濕、溫中行氣之功,尤以“溫燥”見長,主要用於治療寒濕阻滯脾胃或脾胃虛弱所致的胸脘滿悶、嘔逆、腹瀉腹痛等症。

紅豆蔻:首載於《開寶本草》。爲姜科植物大高良薑的乾燥成熟果實,外表呈紅棕色。其性味辛熱,有溫中散寒,醒脾解酒之功,尤以“溫裏”見長。常用于治療脘腹冷痛以及飲酒過多所致的嘔吐等症。

肉豆蔻:又名玉果、肉果等,爲肉豆蔻科常綠高大喬木肉豆蔻的成熟種仁,首載於《藥性論》。其性味辛溫,入脾胃、大腸經,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之功,尤以“溫澀”見長。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或脾(腎)陽虛所致的久瀉、五更瀉、脘腹脹痛、食少嘔吐等症。

藥理研究表明,豆蔻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制止腸內異常發酵,消除胃腸積氣,芳香健胃,並能止嘔,爲臨床常用的幫助消化、促進胃腸動力藥。《本草綱目》言“豆蔻治病,取其辛熱瀉散,能入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鬱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嶂,飲啖酸成,脾胃常多寒濕鬱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故使用時應注意。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