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反對阿里山BOT案 居民臥軌抗議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九日電)阿里山居民今天舉行「阿里山火災三十週年悼念」活動,為了抗議政府將三十年前燒掉的土地,以BOT方式提供給財團興建大飯店,居民發動遊行抗爭,並以行動劇、百人臥軌方式,表達誓死反對決心。

阿里山於三十年前的今天發生大火,住宅區全部付之一炬,當時的林務局不准居民在災區重建家園,並強迫居民遷至現今居地,如今大多數居民都已三代同堂,卻只能擠在八坪至十六坪的狹小空間中,宛如貧民區一般,居民認為非常不合理。

社區發展協會表示,阿里山大火發生三十年後,林務局竟將當年災區中的兩公頃土地,以BOT方式供財團興建觀光飯店;但林務局事先從未辦理說明會,也未徵求當地居民同意,更未與當地居民溝通,卻謊稱已取得居民同意,並直接與財團簽約,顯然有圖利財團之嫌。

為了反對「阿里山森林遊樂區BOT案」,社區居民選擇在阿里山大火發生三十週年日,發動數百人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遊行抗爭,阿里山鄉長陳明利、阿里山鄉民代表會主席葉秋源等人也上山聲援。

社區居民義憤填膺地表示,阿里山鐵路在轉移BOT之前,林務局必需花費數億元替財團建設阿里山鐵路沿途場站、同時為財團購置運輸生財器具的火車頭、車廂等,而鐵路發生天災虧損時,林務局卻必需負擔百分之八十的費用,簡直是由全民買單,全世界哪有這麼「好康」的BOT案?

抗議的居民今天頭綁白布、手持抗議白布條,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大門口遊行到沼平車站,也就是三十年前火災發生地,以行動劇演出當年阿里山大火之後,居民被憲警逼迫遷移的景象,許多人回想起當年所受的待遇,不禁悲從中來,痛哭失聲。

為了突顯政府引進財團後,對阿里山生態將遭受嚴重的破壞,居民也以行動劇抗議林務局與財團砍伐森林,在沼平車站前上演「百人臥軌」行動劇,突顯阿里山人反對BOT案的決心,誓死抗議林務局出賣國家文化資產。

最後,居民發起「尋根活動」,返回當年被大火燒毀的老家原址,要求政府還我土地、把財團趕出去。

抗議的居民強調,他們只要求林務局還給公平的生存權、居住權,拒絕「阿里山三合一BOT案」,因為他們認為林務局在審議過程中有瑕疵、有圖利財團之嫌,將成為ETC案的翻版,他們拒絕漠視民意的林務局官僚行徑,將不計一切代價,誓死維護居民的權益。

阿里山居民九日發動遊行抗爭,抗議政府將三十年前燒掉的土地提供給財團興建大飯店,公然違反原住民基本法。(中央社)

嘉義林管處:依法審慎辦理

阿里山居民今天以臥軌行動,抗議阿里山三合一BOT案,對於居民質疑林務局圖利財團一事,嘉義林管處表示,阿里山三合一BOT案,一切依法審慎辦理,林管處將繼續與居民溝通,希望在和諧的氣氛中,創造雙贏局面。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辦理的「民間參與投資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案」,六月十九日由林務局與民間廠商簽訂興建暨營運契約,卻遭阿里山居民群起抗爭反對,居民認為三十年前阿里山發生大火,他們的家園被燒毀,如今,林務局竟將他們原先的居地給財團蓋大飯店,有圖利財團之嫌。

對此,嘉義林管處發佈新聞稿指出,阿里山是國際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但住宿及設施品質,一直無法滿足遊客的需求,近年來才依照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規定,導入民間企業,希望以民間企業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效能,改善遊客住宿及鐵路服務的品質與效率,並帶動大阿里山地區觀光產業的繁榮及商機。

嘉義林管處表示,由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營運長期虧損,為了提高投資誘因,並兼顧提升阿里山地區住宿設施品質課題,經過多年評估,才有阿里山三合一BOT 案的推動。

林管處指出,阿里山於民國九十二年三月發生阿里山小火車翻覆意外事故、造成十七人死亡的慘劇後,林務局為了提升行車安全,依據國內外專家多次會勘結果,建議林務局積極辦理森林鐵路改善(包括隧道、橋樑改善、購置機車頭與客車廂等)及阿里山車站等五處車站整建計畫。

由於森林鐵路民營化問題繁雜、投資風險較高,自償性不足,林務局考量交通建設經營的屬性,為了提高民間投資誘因,因此在招商文件中載明森林鐵路改善及車站整建計畫內容,分別列為「目前投入之改善計畫」及「政府應辦事項」,未來完成後,將以OT方式交付民間機構營運並維護。

嘉義林管處強調,阿里山三合一BOT案投資已納入權利金收取考量,並無圖利財團情事,而民間機構經營期間,一般的營運維護費用,都由民間機構負擔,除了重大天災之外,雙方訂有共同承擔並分攤風險的機制,也就是雙方每年提撥固定金額設置天災復舊準備金,林務局無需再編列維護及營運預算。

林管處表示,為了阿里山的長遠發展,林務局未來仍將秉持誠意與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加強與地方協調、溝通,爭取雙方認同及地方最大利益,希望彼此捐棄成見,支持與諒解阿里山BOT案及林務局的相關規劃,合力將阿里山塑造成國際級的旅遊勝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