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劉賓雁逝世週年暨《劉賓雁紀念文集》新書發表會上的發言

【大紀元12月12日訊】劉賓雁先生逝世一週年了,我們開這個會紀念他。我們能在這個日子,把《劉賓雁紀念文集》獻給他,獻給劉先生的廣大讀者,這是我們的欣慰。當初,我們編輯這本書的時候有個承諾,就是能在劉先生逝世週年的時候,拿出這本書,算是紀念他的一個禮物。我們做到了。

本來該由黃河清先生來發言,他是我們的主要編者,關於這本書,他做了主要的編輯工作,我和北明輔助他。但是他在西班牙,而我們也拿不出一筆旅費讓他來參加這個會議。很遺憾!所以,今天我就代替他說幾句,介紹一下這本書。

首先我代表編輯組謝謝大家來參加會議,謝謝雙溪圖書館借給我們這個地方,也謝謝鄭義先生和一些朋友盡心籌備組織這個活動。這裡,我們特別要感謝何頻先生和明鏡出版社費心出版這本書。還有,我們感謝書中100多位作者,感謝他們的文章,感謝他們慷慨地給予我們無償使用他們文章的權利。當然,我們還要感謝劉賓雁的家屬、讀者和各界朋友,感謝他們對編輯出版本書的幫助。總之眾人拾柴火焰高,謝謝大家!

去年,劉賓雁先生去世後,河清、北明和我受劉賓雁先生治喪委員會的委託編輯這本書。劉賓雁治喪委員會的建立是個創造,就是它不代表任何權力,也不代表任何黨派、組織,完全屬於民間,向所有人開放,凡敬重劉賓雁先生的人都可以參加。因此,我們實際是受所有熱愛劉賓雁先生的人的委託,編輯這本書。這是我們的榮譽!在碌碌生活中,我們有幸參加這件事情,是幸運,如鄭義所說:「我們分享劉先生的光榮。」

坦率地說,編輯這本書挺困難。首先是我們的著眼點在哪?劉先生一生在中國的風口浪尖上,從少年到他去世。我們可以把他作為政治人物——當代中國的一大異議領袖,89年後他也的確是流亡海外的民運領袖。但是著眼於這點,有些狹窄,因為劉先生的內涵遠比政治豐富,比如與胡耀邦、趙紫陽相比,劉先生多了道義和人文精神。劉先生是偉大的作家,但是他卻不以當作家為滿足,他寧可去當記者而不當職業作家,也不追求作品的永恆,他志在改變中國社會,幫助人民,提高人性。綜合考慮這些,我們將本書定位為:「真實完整地展現劉賓雁的一生,他的人格與良知」。這也就是說,雖然劉賓雁是異議領袖,且死於流亡,但是我們還是盡可能地超乎政治,把劉賓雁作為大寫的「人」來紀念。

50多年來,中國最大的毀壞是「人」的毀壞。凡是有關人正面的東西,比如:尊嚴、仁愛、自由、勇氣、誠實、公正、寬容等等,所有這些都被極權顛覆踐踏了,如果注意一下,這些詞語在毛時代幾乎是不用的,比如「善良」這個詞,就是批判的對象,自由更不用說了。90年代後,中國急劇變化,而這些詞語又成了嘲諷的對象。這種情況是任何正常的文明社會都不會有的。它說明極權對中國破壞的嚴重性。劉賓雁先生反抗極權,為自由、民主奮爭,譴責迫害屠殺,為人民的苦難奔走呼籲,二十多年的右派,十七年的流亡,沒能讓他屈服,可以說他至死不渝。他為什麼能這樣呢?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政治主張和主義的問題。為什麼許多有同樣政治主張的人就做不到呢?而且劉賓雁相信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顯然這裡有「人」的問題。

中國當代發生的許多事情,其實並不需要很多的理論、思想,甚至也不需要聰明、就能認識。比如,地裡的糧食不收,卻讓那麼多農民餓死;把幾十萬人打成右派;說句話就關起來;鼓動紅衛兵暴行;公開殺戮;還有當前掠奪農民土地,瓜分國家財產;民工如奴隸等等。這些僅僅靠人起碼的良心和常識就能判斷。關鍵是在極權統治下,我們是否保持了向善之心;保持了誠實,能面對真實;是否還有公正之念;有言說的勇氣和責任?中國人並不傻

,但是權力將中國人的良知摧毀了。當民族的良知被摧毀,而劉賓雁卻保持了它們,並發揚到極致。劉賓雁挑戰極權,抗議殘暴,追求公正,為民眾呼籲,這些與其說來於他的思想、主義,不如說來於他的品質和人格。

劉賓雁在他八十壽辰的慶賀會上,作了最後的演講。他說他幸虧當了右派,否則他人生的四種可能之一,是成為四人幫。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劉賓雁的坦蕩和率直。他去世前最後的話是:「以後我們想起這個時候,會很有意思。」人得多麼豐富、灑脫才能有這個境界?劉賓雁是個偉大的人文主義者。在當代中國,他在各種信奉、主義、政見至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人格榜樣。萬之的文章「與劉賓雁殊途同歸」,很好地表達了這個意思。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把這本書定位在大寫的「人」上。

這是一本紀念文集。作為紀念文集,主要傾向當然是對劉先生的肯定。但是,這本書我們也收錄了批評劉先生的文章。在紀念文集中,這大概是沒有先例的。我們這樣做,是因為我們充分相信劉先生的人格和品質,他經得起批評和否定。劉先生的胸襟是博大和寬容的,我們的文集應該體現這點。雖然,我們是紀念,但是我們也應該盡可能完整地體現一個時代對劉先生的評價和認識。一個人經受不了否定和批評,這本身就是極大的欠缺。因此,除了謾罵之外,我們兼容並蓄,充分收錄了各方面對劉先生的評論。比如我的文章,就有對劉先生思想的批評。

這本書應該在國內出版,這個會也應該在國內開。但是沒有可能。這樣優秀的人死於流亡中;他影響了中國一個時代,國內百姓卻不能對他悼念;我們千辛萬苦編輯出版了這本書,但是還不能讓國內民眾讀到,這是中國民族的悲哀。由於這些原因,我們編輯這本書的時候就有個想法,就是這本書除了面對讀者,我們還要面對歷史,要對得起劉先生,能經得住歷史的考驗。這本書,國內民眾今天看不到,但以後總能看到。在混亂的時代,它應該是歷史的一個清晰的印記。這叫做以歷史彌補當今吧。

我們編輯這本書得益於互聯網。我們在網上搜尋了幾乎所有有關紀念劉賓雁先生的文章,大約有幾百萬字,可以說這本書文章的選擇範圍比較廣。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為中國國內輿論被控制,紀念劉賓雁完全是被禁止的,當時連劉賓雁的名字都不能在網上出現。紀念劉賓雁的文章只有海外網站有,由海外的情況看,我們的涵蓋廣,但是我們要看到,國內民眾悼念劉賓雁先生的聲音並沒有完全發出來,由這點看,這本書所體現的又是有限的。

這本書的大部分文章來自於網絡,但是文集中許多重要文章,是我們特別約寫的,這包括有關劉賓雁的研究者、評論家、劉賓雁的同事、親友。我們盡可能地讓文集體現劉賓雁先生完整一生。這部分文字近乎一半。特別要說明,國內不少作者是冒著很大的風險,頂著壓力為我們撰稿的。比如邵燕祥先生為我們為本書撰寫的出色序言。他們讓我們非常感動,我們在這裡代所有的讀者向他們致謝!

劉賓雁是有國際影響的作家,他逝世後,世界不少報刊都發表了紀念他的文章,國際筆會也發來唁電。在這本文集中我們也收集了部分外國主要媒體、學者、作家的紀念文章,比如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英國的《泰晤士報》,著名學者麥克法誇爾教授、林培瑞教授、格爾曼教授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林培瑞教授為這部分文字作了編譯,我們感謝他。對於有些學者,我們還請人做了專門的採訪,比如俄國的著名漢學家傑柳辛。

這是一本紀念文集,以劉賓雁先生去世和悼念活動為中心,文字以悼念和評論文章為主,也包括追悼活動的文獻、報道、唁函、悼念詩詞、輓聯等等。文集收錄了100多幅追悼活動和劉賓雁生平各時期的照片。再有,北明女士和王康先生特別為這本文集製作了一盤精美的DVD,詩朗誦:「中國的大雁,中國的十字架」,配有圖像和音樂。

本文集收錄的文章,大部分取得了作者本人的同意。但是由於大部分文章來自網絡,不少使用的又是化名,因此有部分作者無法聯繫,沒法通知收錄他們的文章。在此,向他們道歉,敬請原諒!雖然我們竭盡全力,但是由於我們的能力和各種條件的局限,本書還有許多疏漏,比如有些重要的詩文遺漏了,沒能選入;有的收錄文章的質量,也還有欠缺。我們的編輯、排版可能也會有些許錯誤。這些唯請讀者原諒!

這本書署名的編者是黃河清、北明和我,但實際參加編輯工作的還有其他人。這部書60多萬字,100多幅照片,100多位作者漫布世界各地,而我們又都是業餘編輯,只靠我們三個人完全不行。這裡我們首先要感謝鄭義,由構想到排版校對,他為之嘔心瀝血——這個詞一點都不誇張。我們也要感謝程凱先生、劉瑞虎先生、王康先生,還有些人,這裡我們不提他們的名字了。

劉賓雁先生去世後,劉賓雁治喪委員會向社會募集了一些錢。出版這本書的主要資金來自這筆資金,這裡我們向各位捐款人表示感謝!何頻先生為出版此書,給予了很大支持和幫助,我們向何先生表示感謝!

為了今天的會議,香港印廠趕印了這本書,並且及時郵寄來一部分,雖然不多,但是意義重要。我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

謝謝大家!

2006年12月9日 於華盛頓(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