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報紙報導在台越南勞工受虐情況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日君舊金山十二日專電)矽谷最大報紙「聖荷西水星報」,今天在頭版刊登一則發自台灣的報導,以「台灣庇護所協助受虐越南裔勞工」為標題,敘述在台灣工作越勞,受到雇主虐待。而在台灣成立有提供受虐越勞天主教堂庇護所,大部分經費來自加州越裔團體。

文中引述位在台灣的天主教堂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神父阮文雄指出,越勞在台灣受到虐待情況是很大問題,但是沒有單位願意擔負起責任。辦公室開設於二零零四年春天,每年處理約二千五百個相關受虐案例。

報導並引用美國國務院監控暨打擊人口販運辦公室發佈之二零零六年人口販運報告,指出台灣被列入第二級國家,並未完全符合美國「人口販運受害者保護法」之最低標準,惟台灣正致力於滿足這項標準。

這份報告指出,在台灣,雇主或仲介公司即便已被認定涉嫌虐待員工或強迫勞動,懲處若非相當輕微,便僅限於行政罰層級,多半罰款了事。雖然政府訂有一套程序監督僱用外勞的公司,它們從未因涉嫌違法販運而負起刑事責任。

在立法部門,立法委員已擬定草案,準備通過打擊人口販運相關法規。此外,一些新措施正準備上路,譬如強化入境程序和收容中心的面談技術。文中也引用外交部發言人王建業表示,政府關切勞工,並且正制定政策來保護他們。

由於勞工短缺,台灣自一九九九年開始引進越勞,目前有七萬一千名越勞在台灣,還有一萬名非法離開原來工作的越勞,其中包括受到雇主虐待受害者。

合法引進台灣的外勞在營建業、漁業或製造業從事低技術工作或擔任家事工。他們甫踏入台灣即遭雇主或仲介公司奴役或使其強迫工作。這些外籍契約工多數來自貧困的鄉村地區,為了赴台灣工作,被迫繳付八千元美金給人力掮客或仲介公司,由此而揹上龐大債務,成為仲介公司或雇主利用控制其行動的工具。

協助成立庇護所的越裔神父認為,台灣政府過於忽略虐待行為,且未強制取締奴役勞工的仲介。無論是台灣政府或在台北的越南政府代表,都未提供適當協助,而庇護所提供了包括法律、心理輔導等援助。

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李鴻祥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在台服務的許多越南同胞中,大都受到了良好的待遇,有少部份人受到了外界影響,不告而別、離開了雇主,也有少許經歷了不幸的際遇,令人遺憾。後者的情形,在全球輸入勞工的國家裡都並不陌生,但是在台灣,政府對此十分的重視,一再力求避免,辦事處會將媒體的報導報回國內,以供政府參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