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國有化致低效率和社會不公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林森2006年12月19日華盛頓報導)中國國務院近日規定,七大戰略行業將由國有經濟控制,作為中國“以提高競爭力和控制力為重點的深化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有關專家認為,對國計民生重大行業絕對的國有化控制會導致國家資源配置的低效率,更會導致極大的社會不公。

中國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中國今後要將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七大行業*

中國所說的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是指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李榮融說,其中對於軍工、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開發及電網、電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應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對以上領域的重要子企業和民航、航運等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保持絕對控股。

有關專家說,國家對某些具有高度戰略性和對於國家安全利益至關重要的行業持股、甚至控股是可以的,但是對國有經濟是否需要控制所有這七大行業持有保留意見。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說:“在某些戰略性的領域,一些關係到國家安全的領域,一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大的領域,政府應當持股、甚至控股。比如,在軍工方面可以完全持股。但是,在其它領域是不是需要百分之百地持有股權,我對此表示懷疑。”

胡星斗說,在電網、電力和電信等部門也許國家應當持有股份或者國家應當控股。比如,在電信領域為了通訊的安全,國家可能應當控股,但是國家不一定要持有百分之百的股份。

*國有經濟*

中國國資委主任李榮融還表示,國有經濟對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的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制力,包括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 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行業。在機械裝備、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行業中,國有資本應該保持絕對控股或有條件的相對控股。

*格格不入*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為,國家對所謂“七大戰略行業”實行絕對控股,與一個公平與健康的市場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是格格不入的。

胡星斗說:“一個健康的市場經濟體制應當是多種所有制自由競爭的,產權應該更加多元化。當然,不排除少數領域可以國家壟斷,但是這只能局限於很少的領域。過多的領域,像是七大行業都是基礎性的,而且是涉及到中國主要的資產和資源的。如果這七大行業都完全由國家控制,會使市場經濟發展嚴重地扭曲;因為它不是以市場來配置資源,很大程度上還是以行政手段來配置資源,因此會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特別是會導致極大的社會不公正。”

胡星斗說,國家絕對控股對於發展一個健康的市場經濟體制是有妨礙的。它對於形成一個法治的、更合理的政治制度也是有妨礙的。

*負面效果*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說,對於處於成長中的中國經濟來說,中國關於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規定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中國提出的對於七大行業實行控制的理由,正是許多其它國家用來控制重要工業領域的理由。但是,經驗證明情況適得其反。經濟民族主義是競爭的對立面,而競爭則是推動增長和進步的動力。

南華早報說,以中國幾十年來管理國營企業的經驗,即使是最富有企業精神的管理人員,也會陷於官僚體制的懶惰以及違背市場力量的政策指令的困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石油生產國家加強控制能源
巴西總統將與莫拉萊斯協商天然氣問題
西班牙對玻利維亞石油國有化政策極感憂慮
南美四國緊急首腦會化解地區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