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陵墓航拍發現神秘圓環 專家著手解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據報導,中國考古人員考察唐高宗與武則天陵墓遺址時,透過航拍照片發現十多處巨型圓環,最大的圓環直徑約一百一十公尺,環寬約三公尺。

專家已開始研究古人設置圓環的目的,是代表天上的星宿、地域劃分或作為軍事防禦的環壕。

陝西「西安晚報」今天報導,埋葬著中國唯一女皇帝武則天與唐高宗的陝西乾陵,向來因其宏大的建築格局及難以估量的地下遺存,受到舉世矚目。

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與乾陵博物館組成的調查小組日前透過航拍照片,發現許多巨型圓環。

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研究員秦建明表示,「從原始航拍圖片可以看到這處若隱若現的圓環影像,起初我們以為這只是虛幻的光暈現象,但仔細分析,結果卻大出所料。」

他指出,最大的圓環處在較平坦的耕地中,呈淡淡的暗色調,與周圍田野的色調明顯有別。除了西南部約四分之一處不太清楚,圓環的其他部位十分規整,只在一處道路經過處出現短缺,與早期的航拍圖片比較後,專家大致確定圓環應是歷史遺跡。

報導說,歷史上乾陵擁有至少三十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在遠離梁山主峰南部的三到五公里處,大片的農田和一些溝壑間,隱藏著這些神秘遺跡。

秦建明表示,「調查組在現場地表幾乎看不出任何痕跡,但是通過地層校正,發現圓環確為遺址。之後,我們對這批航拍圖片進行大面積搜索,又發現與大圓環類似的總計十餘處小環。」

他指出,發現的這些小環直徑多在三十到四十公尺左右,錯落分布在東西長四公里、南北寬約兩公里的地帶,分布狀況看來並不規律。

秦建明說,其中一些圓環已經有所殘缺,據推測應該還有類似遺跡,但可能因為自然侵蝕和整平土地等活動而消失。

據報導,考古專家查閱大量資料後,仍未找到這些圓環的相關線索。秦建明表示,根據多年考古經驗判斷,這些圓環可能是人工掘出的壕溝,由於年代久遠,被深埋於地下成為潛溝。

乾陵博物館館長樊英峰指出,考古人員發現大圓環的圓心是已發掘的唐朝燕國公李瑾行的墓葬,是乾陵陪葬墓之一,但圓環是否屬於乾陵陪葬墓的建築遺跡,目前還不確定。

他表示,自新石器時代起,乾陵所在地就一直有人類活動。秦始皇曾在這裡建梁山宮,唐朝安史之亂後,一度又被叛軍佔據。但如果確定這個圓環與李墓有關,就應該屬於乾陵遺址。

相關新聞
最新研究:圖坦卡蒙法老並非死於謀殺
埃及法老紅髮上網賣 法國賣家被捕
陝西淳化發現三千年前人工蓄水遺跡
河北省發現戰國排水設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