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設備不足 處理廢船困難多

標籤:

【大紀元2月20日報導】(中央社巴黎十九日法新電)據工業界和環保人士表示,從法國「克里蒙梭號」航空母艦廢船事件,可以充分看出歐洲缺乏設備,難以處理破舊的廢船。

自從一九七0年代,歐洲便將廢船拆解、熔解成為有用金屬的作業,從歐洲移轉給印度、孟加拉、中國和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

在勞工成本高漲之餘,處理有毒物質如石綿、含鉛油漆、油和冷媒等,也是造成歐洲難以拆解廢船的問題。

法國工業團體和法國造船業說,在歐洲拆解廢船,其工資比印度高出十倍,毫無利益可圖。

但他們相信「克里蒙梭號」事件,未來將迫使歐洲在廢舊老船送往國外拆解之前,會先處理船上的有毒廢物。

反石綿團體發言人帕里格特說:「在法國,許多公司都具備清除有毒石綿的能力。」

三個反石綿團體與綠色和平組織這次共同攜手,阻止了佈滿石棉的「克里蒙梭號」送往孟加拉拆解。

相關新聞
義駐利比亞總領事館遭抗議  十人死亡
吳釗燮:台灣應該迎向世界  而非鎖在中國
禽流感正向歐洲印度和伊朗蔓延
抗議回教創立人漫畫 奈及利亞15人喪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