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悄悄與以色列展開合作

標籤: ,

【大紀元2月5日訊】(亞洲時報 Siddharth Srivastava新德里撰文) 上週對印度來說可謂是不同尋常的一周。除了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投票反對伊朗和航空工人為反對將導致他們失業的而舉行大罷工這兩件事外,新德里正悄悄與以色列展開的合作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以色列國家安全顧問、退役陸軍少將艾蘭德(Giora Eiland)本周訪問新德里,並會見了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M K Narayanan)。兩人重點討論了巴基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在巴立法委員會選舉中獲勝後對中東局勢的影響,以及由於伊朗核問題引發的錯綜複雜的局面。

經過新德里一番艱苦的遊說後,印以兩國國家安全顧問之間隔斷了4年的戰略對話終於重續,同時印以負責國防合作的聯合工作小組去年11月也進行了會晤。艾蘭德這次為期三天的新德里之行本來早已完成,是總理沙龍的病情惡化使他推遲了行程。

艾蘭德還會晤了印度防長穆克傑(Pranab Mukherjee)和外長薩蘭(Shyam Saran),並與他們討論了各種雙邊問題。一位印度外交部發言人事後表示:「雙方探討了各種雙邊問題、地區和全球安全問題、南亞、西亞和北非局勢發展以及波斯灣的局勢。」

艾蘭德表達了以色列對哈馬斯贏得巴基斯坦立法委員會選舉的擔憂。以色列已經決定凍結其資助巴勒斯坦當局的資金,因為它擔心這些錢會落入恐怖分子的腰包。美國總統布什也表示不會在哈馬斯停止暴力前與這個新的巴勒斯坦政府合作。非但如此,美國還呼籲其他國家也凍結對巴勒斯坦的援助。

據報導,新德里還試圖要求以色列不要向伊斯蘭堡出口任何軍事硬體——尤其是在美國已經向巴基斯坦開放武器供應後。不過新德里政府與以色列的接觸受到了其左翼聯盟夥伴的激烈批評,後者想要支持巴勒斯坦事業,並認為與以色列的合作違背了這種立場。

印度與艾蘭德討論的具體問題包括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美印關係、以色列與伊斯蘭堡接觸的深度和反恐、叛亂、印巴邊界與印孟(孟加拉)邊界的各種滲透行為等。印度素來支持阿拉伯國家,並曾在不結盟運動的高峰期投票反對以色列加入聯合國,但在目前這種美國具有支配地位的國際秩序中,印度意識到有必要改變對以政策。

面臨美國政界在向印度轉移民用核技術上的強硬姿態,新德里一直在尋求以色列的支持。印以之間的國防關係近來一直突飛猛進,但是新德里還是在美國和其他事務上尋求耶路撒冷的政治支持。

美國已經有不少議員對印度在把民用與軍用核設備分開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懷疑。他們還提出,若要使美印去年7月簽署的民用核能合作協定在美國會得到通過,新德里必須接受一些苛刻條件。印度認為巴基斯坦在這件事上做了手腳。

印度堅決相信巴基斯坦,比如巴總統穆沙拉夫正在拉攏美國勢力強大的猶太人遊說團,以挫敗印度與美國建立合作的努力,尤其是獲得美國民用核能的努力。新德里被指斥沒有把握時機與特拉維夫鞏固關係,反而讓巴基斯坦趁虛而入。

巴基斯坦外長卡蘇裡(Kursheed Kasuri)與以色列外長沙洛姆(Silvan Shalom)去年9月1日在伊斯蘭堡那次歷史性的握手已經使新德里深感疑慮。而且,在巴控喀什米爾地區去年10月8日遭受可怕的地震後,伊斯蘭堡曾允許一個以色列救援小組進入災區工作。

除了一直站在美國一邊外,巴總統穆沙拉夫還不顧國內激進伊斯蘭組織的強烈反對,在以色列結束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長達38年的佔領後與以色列展開了合作。

一份在巴以展開合作後的評論指出:「巴基斯坦與以色列交好的舉措可能進一步鞏固其與美國的關係,但是它也將使巴基斯坦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複雜化,導致國內局勢更加動盪,並促使不甘示弱的新德里進一步加深與以色列之間本來就已經很親密的關係。

確實,面對伊斯蘭堡與以色列加深關係的種種姿態,新德里一直在做出各種與以色列加深戰略關係的努力。艾蘭德的新德里之行就是雙方關係加深的延續。新德里已經站在以色列一邊,在伊朗總統內賈德(Mahmud Ahmadinejad)聲稱應該將這個猶太國家「從地圖上抹去」時對以表示支持。伊朗拒絕承認以色列存在的權利,並支援巴勒斯坦好戰組織如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

新德里還對以總理沙龍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沙龍在突發中風及腦出血後已經進行多次手術,至今還在與病魔艱苦鬥爭。除了策劃中東和平進程外,作為自印以兩國1992年建交以來首位訪問印度的以色列總理,沙龍還被印度視為朋友。印度總理曼莫汗•辛格(Manmohan Singh)已經致信以色列政府,對沙龍的健康狀況表示關心。

印度還可能招待以以色列防長托蘭(Yaakov Toran)為首的一個軍事合作聯合工作小組。穆克傑很可能在布什與法國總統希拉克(Jacques Chirac)下月高調訪問印度後不久訪問以色列。

作為加沙脫離行動的總指揮,以色列國防部政治事務部主任吉拉德(Amos Gilad)曾悄悄訪問印度,表明其國家從加沙地帶撤離的決心。作為一名退役的陸軍少將,吉拉德與沙龍的關係及其密切。為了確保印度瞭解事態的發展,他在各種談判的空襲抽出時間訪問了印度。印度官員事後指出,這是一位以色列高級官員首次前往新德里解釋其撤退進程——儘管辛格政府顧慮到左翼的反對一直在低調處理印以關係。

這些接觸也是基於一種理解:由於與伊朗的敵對關係,以色列需要與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穆斯林世界建立關係。當然,以色列也對印度與伊朗的關係表示理解,畢竟,對石油如饑似渴的印度需要伊朗這個全球第二大產油國的能源。

當然,與中印的關係(兩國包括邊界問題在內的傳統分歧並沒有阻止其貿易合作)一樣,印以之間的貿易合作也在繼續增長。印度已經成為繼日本之後的以色列第二大亞洲貿易夥伴。

在過去幾個月裏,印度商業部長納斯(Kamal Nath)和農業部長帕瓦爾(Sharad Pawar)已經訪問以色列,而前外長納特瓦爾•辛格(Natwar Singh)要不是因為牽涉到薩達姆執政時期的伊拉克石油換食品計劃腐敗案而被撤職,本來要在今年3月前訪問印度。在沙龍去年11月10日主持的以色列年度經濟會議上,納斯是唯一一位受邀發表演講的外國代表。

按預定計劃,帕瓦爾將再次造訪以色列,以參加該國的一個大型農業展覽。印以兩國還在討論簽署一個優惠貿易協定。以色列在印度的逾13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已經被印度審批通過。

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2億美元開始,印以的雙邊貿易額在2005年已經達到30億美元,整整增加了14倍。印度國家銀行與最大的軟體出口商塔塔諮詢服務(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正準備在特拉維夫開設分部。

多達40家印度公司都與以色列的鑽石交易所有交易,這些交易額佔兩國貿易額的60%。兩國政府已經同意建立一個聯合基金,以便為印度和以色列的公司提供啟動資金(或本金)。最初確定為每家公司提供的100萬美元本金將增至2500萬美元。這筆資金意在通過合資企業的形式促進技術協作與研發。

不過,新德里知道,經濟並不是這個國家間相互尋求資源和拓展政治領域的地緣政治遊戲計劃的唯一基石;否則,中國就不會一面與日本做貿易,一面不惜一切手段反對將這個國家納入國際舞臺包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同樣,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化干戈為玉帛的同時,仍在繼續他們拉攏美國的拉鋸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度安達曼群島6級地震 暫無傷亡
原能總署延後一天表決將伊朗交付安理會案
旅遊者眼中的印度變遷
澳洲政府是否真正希望東帝汶獨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