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巫石吉: 感應自然時空的詩人哲思

歌德詩裡談到:

「呼吸過程中,有兩種恩惠,

即吸入空氣和吐出空氣,

前者會壓迫胸腔,後者則會紓解胸腔;

生命原本就是不可思議的混合體,

所以,當祂壓迫我們時,要感謝,

當祂紓解我們時,也要感謝。」

歌德被評為與莎士比亞、但丁齊名的世界三位偉大詩人,發現他的詩裡有一種特色-與自然合而為一的心物一體。

歌德曾經說過:「才華養於平靜,而性格則生於激流。」

人生的過程就是變,生命即是變。

性格即生命,性格即是變。

心即生命,心即是變。

天才型的詩人與文學家有一種特殊的心理性質-─感傷敏感,在歌德的這句詩裡:「性格則生於激流。」彷彿已經替詩人歌德塑造出他的內心性格,才華來自於寧靜的優雅環境,可以是書房一角,可以是遠離塵囂的山林,也可以是置身無人認識的城市公寓裡。

孤獨的獨思,聆聽內心的自然本源,那是真正心的方向,最真誠最樸實的心靈世界,在那裡你才能找到真正屬於你的生命本質,也就是形而上的哲學思維來。

歌德的這兩句話:「才華養於平靜,而性格則生於激流。」話中有意,意中有話。聯想起我說的:「靜極思動,動極思靜」,在歌德的這句詩:「性格則生於激流。」乃「動極思靜」的「動極」兩字,全然看不到思靜的功夫,因為言有盡而意無窮。

天才型的詩人之所以為偉大的詩人,乃在於他過人的敏銳力與洞察力。「才華養於平靜」是思靜,也是靜極思動的前奏曲;可以說明一件事,歌德的這兩句話就是靜與動的循環,也是「靜極思動,動極思靜」的不斷循環精進。

剛剛說到「性格即生命,性格即是變。」程明道不是說了:「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當中的思入風雲變態中就是一種思維觀念的轉變,與歌德的這句詩裡:「性格則生於激流。」純屬偶然天成,和我推理的「性格即生命,性格即是變。」也是同樣的道理啊!

偉大的藝術心靈是人的意義的探索者,孤獨而崇高。尼采說:「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創造的天才,但是,每個人都可以『給他的性格以風格』,都可以爲世界增添他的一份美,一份光和熱。」

詩人雪萊對西風那不朽的呼喚躍上了我的心頭:「精靈啊!讓我改變你,猛烈,剛強!」尼采說:「由欲望昇華為激情,由激情昇華為藝術,生命的歡樂源遠流長。」

大自然是一種語言,是一本書,只有那些已經把自己的感官加以淨化昇華的人可以讀懂。梭羅決心「聆聽風的訴說,並把它的訴說傳達出來!」他的這種能力,來自孤獨,來自孤獨所惠予他的象徵之眼。

自己孤獨思考寫作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逐漸在心靈上不斷累積能量,不斷昇華心靈至精神層次,有了寧靜致遠的空靈意境。

耳聾的貝多芬,大溪地島上逃離文明的高更;瘋狂悲愴的梵谷;對抗時潮,高喊上帝已死的尼采;古往今來一切具有強烈獨特性的藝術家,哲學家或者思想家,都是最孤獨的人間過客。

中國歷史上的聖賢亦然,屈原與司馬遷遺世獨立,寫下不朽的篇章;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便是千古孤獨的靈魂的哀歌。

一流的藝術靈魂來自於過人的堅忍,用耐心之鎚將生命之悲憤轉化成不朽的剛強詩章,在古今詩人與文學家、藝術家均有這樣的遭遇與克服困頓環境的勇氣;陶淵明生活非常困頓,在文章中提到「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環睹蕭然,不避風日,晏如也。」一般人到達這種困境,拼死拼活一定以賺錢為目的,陶淵明不同,「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安於貧困生活而不改讀書詠詩的清貧之志,此乃真正的智者,也是老子說的:「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我對於陶淵明的志節深感敬佩景仰,孤苦而清高,猶不改讀書詠詩文的豪情雄心,此乃真性情,真豪雄,真氣魄。也只有這樣的詩人,才有這等優雅高尚靈魂,非常不容易啊!三餐都成問題,家塗四壁空空蕩蕩,有一餐沒一餐的情形下,還能「悠然見南山」,甚至寫下「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這才是心中嚮往的詩魂,才足以讓我歌詠讚嘆不已。

可惜古今的詩人文豪們,誠如麥克阿瑟將軍說的:「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留給我們後人的,是精神不朽與難如上青天的意境,望著孤獨的歲月,獨思在當下的我只有枉然,與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似乎遙遙相互輝應,此心唯一足堪欣慰的:「讀書多,積理高,勤練書法不輟,勉力於詩文之空靈,融入書法之拙作中,試圖將古人之書詩文融合為一,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我師古人,精神專一奮苦數十年,期能留下幾件可歌可詠之書法、文章與詩詞,與後人靈遇在無極時空中。」

詩書文千古事,精氣神寸心知。心懷思古之幽情,昔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