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林保華:區別真假改革的關鍵問題

【大紀元3月3日訊】雞尾狗頭之交,神州大地突然傳來改革的呼聲,呼籲以改革來挽救改革,抵制否定改革的思潮。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是因爲中國的改革的確出現了危機。也就是改革所帶來的負面效果危害到了改革本身。因此挽救改革的呼聲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他們的呼聲卻脫離了群衆的基本要求,甚至是爲統治集團解困。

首先,在討論改革問題時,使用的語言,都還比較深奧,不是基層民衆的語言,注定目前有關改革的爭論還只是上層集團的事情,不可能是真正的“以民爲本”,爲民造福。

其次,現在對改革的反思,沒有跳出當年鄧小平對姓社姓資“停止爭論”的模式。那是機會主義的模式,那是鄧小平無法解決問題而回避矛盾的伎倆,也注定必然留下衆多的後遺症。也因此必然在出現新問題後開展新的爭論,特別是在中共黨內失去一言九鼎的人物以後。

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是,進入九○年代後,特別是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中共內部已經不是甚麽改革派與保守派之爭,而是利益集團之間的內部鬥爭。因此目前的這個爭論,恐怕也是狗咬狗的性質。當然,不排斥還有一些有良心的專家學者希望從中找到一條救國道路。

這次新爭論,主要是因爲中國改革所帶來的經濟發展,並沒有能夠使全民分享這個成果,而是爲一小撮特權階層所佔有。當然,由於中國人口多,這一小撮人的絕對數字在外國人看來就已經不小,例如十三億人口的一小撮,以毛澤東所訂下的百分之五計算,也有六千五百萬人,等於一個比較大的國家了。這就容易給外國人與海外華人一個錯覺,似乎中國改革非常有成效,中國人民已經很富裕了。很可惜,中國民變蜂起,每年七萬多宗,戳破“繁榮昌盛”的虛幻。

否定改革的論調,出自於目前中國社會貧富分化加劇、貪污腐敗蔓延、公義蕩然無存。但是對這種現象持批判態度者,有真正憂國憂民者,也有黨內不同利益集團借此爭奪利益者。後者在中共黨內已經習以爲常了。例如江澤民上臺就對鄧小平家族施壓,他的兒子取而代之;現在胡錦濤上臺,新的利益集團也需要好幾年工夫把江澤民集團的利益擠出去。胡錦濤、溫家寶的“以民爲本”,就是借改革的負面效果來鬥江澤民的“三個代表”,以“科學發展觀”來取代鄧小平的“發展是硬道理”。胡錦濤爲此不惜把毛澤東搬出來膜拜,也因此觸發“返祖”現象,以致出現否定改革的聲浪。

按照中共的觀點,這些否定改革的主張是來自“左”的干擾,來自民間的呼聲則是“右”的干擾,更是罪不可恕。這也是目前“左右”兩種網站都被中宣部查封的原因,然而胡錦濤就代表“正確”路線了嗎?

從胡錦濤上臺幾年的情況來看,中共對民衆的專政有改變嗎?貪污腐敗被制止了嗎?社會公義得到伸張了嗎?顯然沒有,中共甚至更加黑社會化與流氓化,才引起更大規模的維權運動。

要區別真改革還是假改革,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不必空談市場化,不要故弄這個工程那個工程的玄虛,也不用討論這個體制那個體制,只須抓住“政治改革”這關鍵。文革結束三十年了,改革開放也近三十年了,就是一個政治改革停滯不前,才帶來那一連串的負面效應。而政治改革之無法推進,就是既得利益集團在阻撓。不敢提出政治改革的改革,不敢要求民主的改革,也不願出來支援民間維權運動而奢談改革者,都可以懷疑他們是爲利益分贓而來。只有集中政治改革的焦點,才能改變目前中國貧富不均、貪污腐敗、掠奪民衆利益的現狀,中國才有健康的出路。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