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經濟部:毛巾進口聽證會 依WTO程序嚴謹進行

【大紀元3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三日電)台灣業者對中國大陸毛巾提出進口救濟申請,兩岸代表昨天在聽證會上的表現,各界評價不一。經濟部次長陳瑞隆今天表示,聽證會並非談判,而是依世界貿易組織(WTO)架構進行, 類似司法的專業程序,原則上是以最了解產業狀況的業者為主,政府也會儘量提供協助。

兩岸代表在昨天的聽證會上針鋒相對,中國代表有備而來,蒐集資料豐富,且有商務部官員以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常務理事、理事身分全程陪同,台灣方面則以業者為主,檯面上未見政府部門參與,部分業者對此頗有微詞。

陳瑞隆今天表示,各國政府在WTO架構下舉行有關 反傾銷、防衛措施產業損害或市場擾亂聽證會時,是由兩造業者針對產業損害或市場擾亂議題,各自透過法律專業及對產業現況的了解,進行交叉辯論與陳述,這是非常專業、嚴謹,而且類似司法的程序,各國政府都依據嚴謹程序來進行。

他表示,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昨天舉行的是聽證會,而非談判,台灣是提出指控的一方,意見陳述應以最了解產業及市場狀況的業者為主;被指控的一方一定會蒐集資料,設法證明其出口並未對進口國造成損害或擾亂市場,被指控國政府有時會以顧問名義提供協助,而主控國政府則多從專業立場提供協助。

陳瑞隆說,毛巾進口救濟案過程,政府站在協助業者立場,已透過工業總會、貿易救濟張老師提供申辦案件協助,業者延聘律師或會計師的費用,也可依據推廣貿易業務補助辦法申請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