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有爆發內戰之虞

標籤: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拒絕接受伊拉克已陷入內戰的說法,聲稱媒體的報導渲染當地最近的暴亂。不過他坦承,伊拉克爆發內戰的危險仍然存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哈里札德也說,繼續不斷的宗派暴力有可能演變為內戰,美國除了在當地維持強大駐軍外已別無多少選擇。

倫斯斐七日強調,伊拉克「過去不是靠一部憲法、一張紙、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同胞來維繫,而是透過武力和兇惡維繫的」,但是這種情況已不存在。他還抨擊許多發自伊拉克的報導都誇大伊拉克的危險情勢。

倫斯斐同時聲稱伊朗革命衛隊已滲入伊拉克製造麻煩。他說:「他們正派人進入伊拉克做危害伊拉克前途的事。他們將來回顧時會認為這是判斷錯誤的事。」

哈里札德表示,美國在二○○三年領導入侵打開了「潘朵拉盒子」造成緊張情勢,但若伊拉克人同意組成一個全國團結政府,衝突的危險就會減少。

這位前任駐阿富汗大使指出,什葉派聖殿阿斯卡里清真寺上個月被炸造成的威脅雖已過去,伊拉克仍然很容易會被一致努力挑起內戰的叛亂分子造成政治不穩定。伊拉克若爆發宗派衝突,「會使塔利班統治時的阿富汗顯得像是小孩的遊戲」。 哈里札德認為,伊拉克向前邁進的作法就是「努力搭建連繫各社區的橋樑」。有關誰應當出任伊拉克第一個常任政府總理的政治僵局繼續存在,使籌組基礎廣泛新內閣的工作更加錯綜複雜。

在此同時,伊拉克總理傑佛利宣稱,他不會在要脅下放棄爭取續任總理。他暗示,有關他續任總理提名的僵局是源於他與總統塔拉巴尼的私人紛爭。塔拉巴尼正與庫德族、遜尼派和若干世俗什葉派政治人物聯手阻止傑佛利續任總理。

試圖迫使傑佛利在爭論中攤牌,塔拉巴尼六日宣稱,他將下令新國會在十二日首次集會。但是代表伊拉克團結聯盟七個什葉派政黨的一個政治委員會已致函塔拉巴尼,要求他延到各黨派對政府要職人選達成協議之後再下令國會開議。

議長哈薩尼說,國會開議的新日期將在九日決定。塔拉巴尼將在七日晚間會晤什葉派領袖設法化解危機。

在美國領導聯盟部隊推翻海珊政權時中東鄰國就擔心會被宗派意識與伊斯蘭好戰態度波及,阿斯卡里清真寺被炸導致數百人喪生的宗派暴力更加深了此一憂慮。這凸顯整個中東地區的命運是與伊拉克息息相關。

專家指出,一場內戰可能使伊拉克分裂為什葉派、遜尼派與庫德族三個地區,並迅速波及其他國家。什葉派統治的伊朗或許會藉援助伊拉克什葉派對中東發揮更大影響力,沙烏地阿拉伯和約旦也許會出面干預協助伊拉克遜尼派,一直拒絕庫德族在它邊界沿線建國的土耳其則可能派兵進入庫德族聚居的伊拉克北部。

杜拜波斯灣研究中心安全分析家阿拉尼說:「伊拉克是最後會失控引爆的一枚炸彈。內戰也許不會立即爆發,但是當地會出現什麼樣的政府?危險是長時期的,這正造成許多憂慮。什葉派會怎麼做?外國戰士會流竄何處?你必須從所有面向來看。」

阿拉尼表示,這些問題可能進一步煽起回教兩個主要宗派間的歷史仇恨。伊拉克若陷入宗派戰爭,沙烏地阿拉伯和主要是遜尼派的其他伊拉克鄰國的什葉派人口也許會群情激憤。許多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已逐漸懷疑具有核子野心的伊朗已將黑手伸入伊拉克。

國際危機組織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什葉派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正迅速成為最大的憂慮」。

這份報告指出,包括伊朗的中東國家都希望伊拉克統一,因為它們本身的脆弱也許都禁不起國內的動亂。然而,「如果鄰國斷定什葉派的影響力已成為一個戰略威脅或伊拉克分裂已無可避免,它們可能會採取加速伊拉克瓦解的措施。」

但是分析家說,即使不爆發內戰,若不能結束暴力並維持民主,伊拉克將徘徊在災難邊緣。中東雖已習於動亂,但是伊拉克的幅員、地理位置和不穩定將會長期影響鄰國的政治和經濟。

杜拜大公國大學政治學家阿布都拉說:「暴力破壞中東的形象。如果伊拉克安定,杜拜吸引的投資將是目前的十倍以上。在我們希望加速到四、五檔時,伊拉克讓我們只能用二檔。」

開羅艾蘭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薩伊德表示,伊拉克是個已可成為恐怖主義和毒品與武器走私大基地的一個大國,雖然暫時渡過眼前的危機,「但是伊拉克的問題不會消失」。

遜尼派黎巴嫩國會議員卡巴尼指出,伊拉克的流血程度已超過該國十五年的內戰。「我認為目前伊拉克的情況更暴烈。在黎巴嫩內戰期間,你若待在家裡就安全無虞。在伊拉克,即使你不出門也不安全。」

相關新聞
戰爭之事問上帝 布萊爾布什如是說
美軍指揮官:伊拉克將發生更多爆炸案
英媒:美英計畫明年從伊拉克全面撤軍
英國媒體:聯軍2007年初撤出伊拉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